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胃肠道间质瘤22例的诊断与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22例的诊断与治疗
    GIST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由不同数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Mazur等[2]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过去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加上胃肠道许多梭形细胞肿瘤中残存有平滑肌或神经束,与其他类型的肿瘤组织形...
  •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分析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CD117、CD34、VIM、S100和Ki67,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ISTs...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6年来诊治的1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发生在术后10 d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 d。结论:早期诊断及积极的保守治疗是处理术后早...
  • 胃癌术后门静脉置泵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癌术后门静脉置泵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对胃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使胃癌的治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进展期胃癌术后仍有50%以上患者出现肝脏转移和腹膜腔种植转移,因此积极寻找控制和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89例Ⅱ~...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缺血后肢 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缺血后肢 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促进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2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2组,外科结扎切断各兔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兔后肢缺血模型。试验组各兔在缺血后肢肌肉内多次注射重组人bFGF蛋白(n=15);对...
  •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报告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报告
    置管溶栓是一种较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可通过特制的灌注溶栓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作用于血栓,从而使血栓溶解,理论上可以更好地畅通静脉、保护静脉瓣膜功能。国内外大样本的临床实验结果已初步证实,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Mewissen...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