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隐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
    隐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逐渐被临床医生认同和患者接受,但目前常用的LA术式仍存在腹壁瘢痕比较明显、钛夹金属异物残留和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费用高或适应证狭窄等,而限制了广泛应用。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
  • 腹部无手术史肠梗阻原因分析(附66例报告)
    腹部无手术史肠梗阻原因分析(附66例报告)
    肠梗阻为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主要原因[1],但对腹部无手术史的肠梗阻,其原因判断较为困难。本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无腹部手术史肠梗阻病82例,经手术或肠镜得到病因证实66例,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分析
    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本组20例均行经中上腹部正中切口食管下段前壁肌层切开部分胃底折叠固定术。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18例,明显好转2例。结论 经腹入路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老年体弱病人经腹部途径危险...
  • 胃癌术中黏膜下注射5-Fu行淋巴化疗后胃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义
    胃癌术中黏膜下注射5-Fu行淋巴化疗后胃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而目前胃癌的主要化疗途径是经血液途径给药,但是血液途径给药并没有解决淋巴系统转移的问题。淋巴化疗因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淋巴组织内,可杀灭残留在淋巴组织内的肿瘤细胞,所以日益受到重视。2002年3月~20...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并检测其免疫表型,探讨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22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组织形态;对7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2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细胞角蛋白19(CK19)、间皮细...
  • 小腿部皮瓣的临床运用
    小腿部皮瓣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应用小腿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胫后动脉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01年至2009年采用小腿部非主干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8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5例,胫后动脉踝上...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