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肠系膜间质细胞瘤合并结肠间质细胞瘤1例
    肠系膜间质细胞瘤合并结肠间质细胞瘤1例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独立的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可为良性和恶性。好发于胃( 60% )和肠道(30%),发生于其他部位较少(10%)[1]。原发于...
  • 我国肝癌早诊早治研究现状
    我国肝癌早诊早治研究现状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癌症预防和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实施,以及卫生部肝癌高发区早诊早治示范点的设立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以往30余年肿瘤三级预防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对肝癌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尽早予以规范化抗...
  • 基因芯片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基因芯片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临床医生只能依靠用药后肿瘤的缓解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来获得疗效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的问世使人们找到一种可以在治疗开始前就获得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信息的方法,对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推测,并据此制定出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患者的...
  • 川芎嗪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的杀伤作用
    川芎嗪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的杀伤作...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联合氟尿嘧啶(5Fu)对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ADR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TMP联合5Fu对SGC7901/ADR细胞的杀伤作用,光镜下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各药物组细...
  • 吡柔比星与温热协同对胃癌组织的体外作用
    吡柔比星与温热协同对胃癌组织的体外作用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其他化疗药物对胃癌组织温热协同的作用,探讨化疗药物与温热化疗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36个病例的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建立人胃癌组织体外立体培养作用模型,MTSPMS比色法检测组织培养物...
  • 青年肺癌64例临床病例分析
    青年肺癌64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64例≤40岁的青年肺癌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青年肺癌主要以呼吸道表现和声嘶、体表肿块、颈肩痛、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病理类型:...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