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API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胃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API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胃癌细胞生长的...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B抑制剂2(API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位点,从而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使用API2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0,2,4,6,8 μmol/L API2作用不同时间对...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手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分析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手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分...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法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8月~2007年2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 术中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或术后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给予甲磺酸...
  • 谷胱甘肽转移酶和拓扑异构酶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谷胱甘肽转移酶和拓扑异构酶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取乳腺癌标本72例,乳腺腺瘤30例,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π和TopoⅡα阳性率。结果:GSTπ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2667%...
  • 微血管密度在直肠癌切除中的意义
    微血管密度在直肠癌切除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微血管的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测定方法对45例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进行研究...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群的水平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群的水平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光电比色法检测200例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66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 初治、治疗无效及复发转移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分别为(67.5±4.9)U/ml、(67.5±4.7)U/ml及(...
  • 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介入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4例患者在手术前行1~2次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肿瘤,观察术后病理切片肿瘤细胞的坏死比例及生存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切片肿瘤细胞的坏死比例60%者8例,...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