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及C反...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 收集ACS患者5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19例,2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设为对照组。测定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
  • 补充维生素E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补充维生素E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目的 补充维生素E是否能减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尚存在争议,为此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
  • 心血管疾病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2型失衡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2型失衡的关系
    目前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脏其他炎症性疾病的进展,不论病因如何,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根据分泌细胞因子不同可分为1型和2型,即Th1和Th2两种类型。近年来Thl/Th2细...
  • 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hsCRP、sCD40L的影响
    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6、hsCRP、sCD...
    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早期就具有抗炎作用;尽早使用可使患者获益更大。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正常人夜间血压较低,白天血压较高,呈现杓型改变。研究表明,与杓型高血压患者比较,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1〕,可能与非杓型高血压更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有关。AS是高血压最直接的后果,是一种慢性、亚...
  • 磷酸肌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MDA、SOD和Ca2+表达的影响
    磷酸肌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MDA、SOD和Ca2...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PCr)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I/R模型。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组、假手术组、PCr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两组制作I...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