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查询

年~到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 GMP-140和D-二聚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检测的意义
    GMP-140和D-二聚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GMP-140和D-二聚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检测意义。 方法 根据SLEDAI评分把92例SLE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活动组,同时根据是否伴有周围血管炎分为伴周围血管炎组和不伴周围血管炎组,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
  • 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0例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
  • 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前一般实验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发热病人血液只做需氧菌培养,忽略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造成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延误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解病原菌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发热患者做血培养的同时增加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的培养,结合临床...
  • AML-1/ETO基因相关的AML-M2型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AML-1/ETO基因相关的AML-M2型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本研究探讨AML/ETO基因重排的FAB分型为AMLM2患者的骨髓免疫表型的特征和预测性,以及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区别。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是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对于ITP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 姜黄素与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用的体外研究
    姜黄素与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用的体...
    目的 研究姜黄素(Cur)、STI571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影响,探索两药的不同效果及联合应用机制。 方法 锥虫蓝排染法计算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ur、STI571以及...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