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标本溶血对血清酶测定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870次

在实验室血清酶检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如溶血、黄疸、脂血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由于红细胞的破裂会造成大量的细胞内物质释放使血液组分尤其是血清成分发生改变,对血清酶检测项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为了探讨溶血标本对血清酶检验结果的影响,笔者随机抽取30例正常人,进行了不同程度溶血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的血清酶检验,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选取门诊体检正常的血液标本,其血清无肉眼可见的黄疸、脂血和溶血。

1.2仪器: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smex-KX-21自动血液分析仪。

1.3试剂: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试剂,批号: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201210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0120918、碱性磷酸酶(ALP)20121016、肌酸激酶(CK)2012101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121012,乳酸脱氢酶(LDH)20120920,γ-谷胺酰转肽酶(γ-GT)20120926。罗氏Cfas多项校准品,质控品为美国伯乐。

1.4方法:同时采集30例患者每人血液标本两份,一支及时离心分离血清,取得不溶血血清,另一支置-20℃冰箱1小时后,取出化冻、混匀并离心,取上层溶血液,用Sysmex-KX-21血液分析仪测定其血红蛋白浓度,用同一患者不溶血血清和溶血液混合制备成三组不同程度溶血标本。然后在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上述几组标本进行7项血清酶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1.5统计学处理:数据表示用均数±标准差(x±s),统计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清血红蛋白浓度(Hb)测定在<1g/L溶血程度下,ALP、γ-GT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其余血清酶活性测定明显升高 (P<0.05);在1 g/L <Hb<5 g/L Hb>5 g/L溶血程度下AST、ALT、CK、CK-MB、LDH测定值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γ-GT测定值与比正常对照相比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程度溶血对大部分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在血清酶测定试验中应避免使用溶血标本。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3讨论

标本溶血是临床检验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标本溶血除了自身疾病如溶血性疾病引起外主要还是由于采血过程中穿刺操作不当、采血器材不合格、标本分离操作不当、标本保存不当等原因引起的[1-2]。

溶血对血清酶检测的干扰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红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比较大,如LDH在红细胞内的浓度是红细胞外的160倍,轻微溶血就会引起结果偏高,人红细胞中AST活性约为血清中的40倍而细胞内ALT含量比血清中高约7倍,所以标本溶血会使AST和ALT测定结果升高,且AST相比ALT受溶血影响小些。某些成分若RBC内浓度低于血清浓度时,则溶血相当于血清被稀释,使这些成分的检测值降低,造成负干扰如项目ALP和γ-GT[3-4]。二是RBC内含物作为干扰物参与血清成分的检测反应而引起的化学性干扰,如CK测定时溶血使红细胞内含有的腺苷酸激醇(AK)释放入血,对三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ADP)生成肌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反应产生催化作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会引起CK的活性增加致使结果偏高。同样CK-MB测定时由于溶血标本释放大量腺苷酸激酶(AK)B,可干扰CK-MB测定中的酶偶联反应体系,引起CK-MB结果假性升高[5-6]。三是 HGB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HGB在431 nm和555 nm波长附近均有吸收峰,而大多数血清酶检测方法主波长在340 mm波长附近,副波长在405~540 nm附近,所以血清酶测定时溶血会引起副波长测定吸光度显著升高,影响血清酶测定结果。所以重度溶血时AST测定值反而降低可能与此有关。

通过本次试验发现不同程度溶血对7种常见血清酶中CK-MB和LDH影响最大,溶血后CK-MB和LDH升高非常明显。轻度溶血对AST和ALT影响较CK-MB和LDH小,但升高也比较明显且溶血对AST影响比ALT大。除轻度溶血(Hb<1 g/L)外,其他不同程度溶血会引起γ-GT和ALP降低且溶血前后结果差异显著(P<0.05)。所以标本溶血对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日常的血清酶测定工作中,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尽量避免标本溶血。这要求医护人员在标本的采集、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溶血。在血清酶测定时对发生溶血的标本应该通知护士重新抽血再查,如果重新抽血困难应该同医生沟通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溶血,以免溶血后结果引起临床医生的误诊。

 

4参考文献

[1]田桂芹,斯国梅,黎淑君,等.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2):153.

[2]刘览,姚志祥.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J].江西医学检验,2001,19(6):394.

[3]阴斌霞,王香玲,赵丽华.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6):25.

[4]周小明.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2001,22(9):1015.

[5]杨洪芬,苗蓁蓁,赵果园,等.溶血对某生化分析仪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7):2007.

[6]古升,郭小兵.溶血样本对酶类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探讨[J].海南医学,2007,18(11):16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