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少102例骨髓象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9 浏览次数:563次
作者:杨燕,徐建霞,蒋丽媛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五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特点。方法 对10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88例(86.2% ),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 急性白血病次之;非造血系统疾病14例(13.8% ),骨髓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明确诊断的最主要手段;完整的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并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骨髓象
全血细胞减少(PCP)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 在疾病早期往往难以鉴别。而骨髓片检查往往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关键。现将我院102例PCP患者的骨髓象进行统计分析并作鉴别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8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PCP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血常规检查2次或2次以上,外周血Hb<100g/L,WBC<4.0×109/L,BPC<100×109/L。其中男58例(56.9%),女44例(43.1%),年龄4-82岁。
1. 2 方法:取患者静脉血,采用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选用厚薄适中、涂片均匀的外周血片1-3张及骨髓片作常规瑞氏染色;贫血患者骨髓片作普鲁士蓝铁染色,急性白血病骨髓片作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idase stain,POX)、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PAS)、非特异性酯酶等特殊组化染色进一步分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判断标准根据《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一书中的相关标准 [1]。
2 结果
2.1 造血系统疾病:本组102例中有88例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占86.2%,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46例,占45.1%(非重型37例,重型9例):骨髓象多为三系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有8例骨髓增生虽然活跃或活跃以上,但经多部位穿刺,其巨核细胞为零得以确诊。急性白血病(AL)18例,占17.7%(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多发性骨髓瘤(MM)3例;恶性组织细胞病(MH)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6例,占5.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11例,占10.8%;缺铁性贫血(IDA)1例;骨髓纤维化(MF)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例。
2.2 非造血系统疾病:14例,占13.8%,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 慢性肝炎、肝硬化并脾亢5例,感染性疾病伤寒、结核性腹膜炎共3例, 骨髓转移癌2例,甲亢2例。其骨髓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绝大多数为增生明显活跃,呈增生性贫血,或粒系比例增高伴成熟受阻有核左移,部分成熟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及空泡。骨髓转移癌患者,在骨髓涂片边缘和尾部找到成团转移癌细胞得以确诊。
3 讨论
PCP常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3] 。本组资料可以看出,造血系统疾病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1]。且以AA为多见, 其次为AL,再次为MA。AA为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增生低下,三系血细胞生成减少。临床医生见到全血细胞减少且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时,诊断首先考虑AA[4]。AA与MDS有时难以鉴别,首先是骨髓增生度, MDS骨髓增生活跃为多;其二是各系列血细胞比例的差异, AA是以淋巴细胞为主的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数明显减少,而MDS则是粒系和红系的比例占优势,可出现较多淋巴样小圆核巨核细胞;三是有无病态造血, AA无明显病态造血,而MDS骨髓象中有二系以上病态造血。诊断AA还须注意与PNH鉴别,PNH主要表现慢性贫血,尤其是有些病例造血功能减低,骨髓增生低下,与再障相似,但PNH Ham试验阳性,糖水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阳性,可资鉴别。
目前对PCP进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仍然有赖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尽管如此,仍有3%的PCP原因不明,鉴别有一定难度[5],需要紧密联系相关病史、症状、体征、外周血象、骨髓活检或辅以相关的特殊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谭齐贤主编.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195.
[2] 覃建松,陈静桂,梁太英等. 全血细胞减少症106例骨髓检查及病因分析[J].内科,2007,2(6):915-916.
[3] 冉丹,兰红,罗利,等.骨髓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诊断价值及320例病因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5, 11(4): 173-175.
[4] 谭春燕,赖国健,覃桂芳,等.外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意义附866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1,23(4):788-790.
[5] 张新友,张大龙,吴铭,等.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附230例病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4(9):97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