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FPI测定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2-29 浏览次数:548次
作者:蔡早育,戴伟良,区文华,李炜煊,陈焯文 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及抗原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测定法对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不同阶段血浆TFPI抗原及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FPI的活性和抗原含量,在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TFPI水平明显下降,但仍然比正常对照组高。无出血组与有出血倾向组的TFPI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检测血浆TFPI水平对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白血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急性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近10年来新发现的凝血抑制物。它对外源凝血途径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多种恶性肿瘤伴有TFPI活性改变,并认为与癌症患者血栓形成和出血有关[1]。急性白血病时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释放促凝血物质,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引起TFPI变化[2]。本文为了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不同阶段TFPI的表达,动态测定其血浆TFPI的活性和抗原含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岁~76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9例。全部患者经临床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组化染色确诊,治疗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30例正常对照为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岁~55岁。
1.2 方法 患者和正常对照均静脉采血1.8 ml,以109 mmol/L枸椽酸钠1:9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20 ℃保存待测。TFPI的活性用发色底物测定法测定,抗原含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用t检验;有皮肤瘀斑或者牙龈出血的列为出血组测定,并与无出血组进行t检验。
2 结果
初发病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的TFPI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高,经治疗后TFPI水平下降。缓解时明显下降,但比对照组高。有出血倾向组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急性白血病患者TFPI水平变化(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 讨论
TFP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它先抑制FⅩa活性,形成TFPIFⅩaFⅦaTF复合物而抑制FⅦa/TF的活性,所以TFPI是组织因子途径中主要生理抑制物[3]。TFPI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内毒素感染均可剌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PI。本文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发病时,TFPI的活性和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张爱华[4]等报道基本一致。这是由于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对血管壁损害,剌激内皮细胞引起TFPI的表达;同时,TFPI的增加对防止微循环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有一定意义[2];有报道认为DIC时可见血浆TFPI水平下降[5];另有报道DIC患者血浆TFPI增多,并认为这是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PI动员所致[6]。我们测定9例有出血倾向患者和20例无出血倾向患者血浆TFPI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个结果或者是我们观察的病例过少有关,未能真正反映有出血倾向患者血浆TFPI的水平,有待今后更进一步研究。但是,赵明[7]等认为渐进发展为DIC的患者中,其DIC发展的主要原因不是TFPI的不断消耗,而是Ⅶa/TF复合物不断形成超出了TFPI的调节抑制范围。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治疗缓解后其TFPI水平明显下降,但比正常对照组高,说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未完全恢复。综上所述,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血浆TFPI的水平,对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Hamada K,knratsu J,saitoh Y,et al.Expression of tissue factor correlates with grade of malignancy in human glioma[J].cancer,1996,77:18771883.
[2] 李琳,王学锋,璩斌,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2):8688.
[3] Broze GJTr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hromb Haemost. 1995,74:90.
[4] 张爱华,李小亮,孙达春.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TFPI和uPA及PAI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2(9):491492.
[5] 汉建忠,李俊成,贺石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与临床分册,1995,15(1):13.
[6] 何美霞,贺石林.凝血理论的修正及其意义[N].生物学通报,2000,11:46.
[7] 赵明,包承鑫,王彭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9):49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