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插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
发表时间:2009-12-21 浏览次数:681次
逆行插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作者:池笑雨,何水清,张 文,果长春 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71 【摘要】 目的 探讨辅助逆行插管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难碎性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用ESWL术中逆行滴注并间断加压注入生理盐水、石蜡油治疗经常规ESWL失败的难碎性输尿管中上段X线阳性结石44例。结果 治疗难碎性输尿管中上段阳性结石44例,一次治疗成功28例,16例无效。结论 ESWL术中逆行灌注生理盐水、石蜡油有助结石的粉碎与排出。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逆行插管 体外冲击波碎石 因结石嵌顿、肉芽包裹的输尿管X线阳性结石(以下简称阳性结石)进行常规ESWL治疗效果不佳,采取输尿管镜碎石,尤其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及难度偏大,设备要求高。因此,如何充分拓展ESWL这一微创、安全、简便、廉价的治疗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999年5月~2007年10月,我们对44例经二次常规ESWL治疗失败的难碎性输尿管中上段阳性结石,于逆行插管下持续并间断加压注入生理盐水,术毕逆行注入石蜡油辅助ESWL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均有肾绞痛发作伴镜下血尿,病史15~60d。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21~61岁(平均38岁)。均为经过二次常规ESWL治疗失败的阳性结石,泌尿系X线平片(KUB)显示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中段结石25例,结石密度均较高或结石边缘毛刺状,结石直径0.8~1.1cm,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显示结石上方肾与输尿管轻中度积水,结石下方输尿管不显影,患侧肾功能尚可。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取门诊膀胱镜下逆行插入F5导管达3cm以上,导管受阻后,拔除膀胱镜暂时固定导管于尿道外口,进行ESWL治疗(对逆行插管及导管固定困难的输尿管下段结石,不在此讨论范围)。在ESWL术中逆行持续滴注并间断加压推注生理盐水,术毕逆行注入消毒石蜡油8~10mL后拔除导管。ESWL治疗电压10~12kV,冲击次数2800~3200次。结石粉碎指征为:术中X线监视下结石体积增大,密度降低或结石变形、散开,术后有碎石屑排出。复查KUB示碎石屑<4mm或消失,视为治疗有效。2 结 果 本组44例难碎性阳性结石,其中28例一次碎石成功,术后1~7d有碎石屑陆续排出,术后7~15d行KUB示结石影消失或碎石屑直径<4mm。另外16例术后1周复查KUB,显示结石大小、形状、位置无变化,改行开放或输尿管镜下手术。3 讨 论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作为一种微创、简便、价廉的方法,曾倍受推崇,但近10年来国内外的ESWL应用率明显下降[1]。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其自身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无需逆行插管均能经常规ESWL粉碎,但是对于结石嵌顿、黏膜水肿、肉芽包裹的输尿管结石,因结石与输尿管壁之间缺乏液性间隙,结石表层被ESWL粉碎后不能散开,对后续冲击波发生折射和散射,减弱了碎石效果[2],即使结石大部分粉碎,也因肉芽阻挡难以排出。本组16例ESWL术失败改行开放手术的病例中,见结石段输尿管壁明显增厚、坚韧,结石虽有程度不同的碎裂,但被肉芽组织紧紧包裹,不能散开。 国内何俊等[3]主张单纯性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以ESWL治疗为主,对于结石稍大者,先插管再碎石,保证ESWL的安全和有效性。我们对于经常规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称其为ESWL难碎性结石,采用术中逆行持续滴注并且间断加压推注生理盐水,以期造成短暂人工输尿管积水,扩大结石周围含液性间隙,撑开水肿的黏膜和肉芽包裹,利于结石粉碎,石屑膨胀、散开。术毕逆行注入石蜡油可充分润滑输尿管腔,利于碎石屑排出。本组44例难碎性结石中28例一次性碎石成功。说明了逆行插管灌注生理盐水、石蜡油可提高ESWL的治疗效果。倘若无效,再进一步改行内镜或开放手术,应更为合理。然而,该方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对输尿管终末段结石或输尿管开口异常的患者,因逆行插管或导管固定困难,应采取其他方法治疗。 总之,逆行插管辅助ESWL治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ESWL的不足,提高了ESWL的疗效,较之内镜治疗更微创,更易操作,设备及技术要求也更低,有利于广泛开展。【参考文献】 [1]孙西钊. 影响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9):513516. [2]鞠文,杨军,李兵,等. 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1(2):106107. [3]何俊,徐苗,成泽民,等. 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附2528例临床报告)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6, 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