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纠正危重病人低钾血症的临床观察(附29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7-25 浏览次数:439次
作者:黄晓云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广东省第二工人医院内科
【关键词】 低钾血症,保留灌肠
我科2007年7月~2010年3月对29例危重病人低钾血症采用保留灌肠补钾,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男12,女17)例,年龄51~91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并发脓毒血症3例,COPD并慢性心衰9例,冠心病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7例,脑血管意外10例。入院时经抽静脉血查电解质,确诊为低钾血症(血钾2.2~3.2 mmol/L)。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其中25例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肠蠕动减弱等;15例有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嗜睡等;18例有复杂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
1.2 治疗方法和结果
确诊后用10%氯化钾60 ml保留灌肠(至少8 h),每天1次,复查血钾正常后如在4.0 mmol/L以下时再继续灌注1次。
灌注1次后,28例患者低钾临床表现缓解或明显减轻,1例(91岁)经第二次灌注症状缓解。灌注1次血钾恢复正常者6人,灌注2次血钾恢复正常者16人,灌注3次血钾恢复正常者5人,灌注4次血钾恢复正常者1人。
2 讨论
危重病人病情复杂而且危重,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征性,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1]。部分病人表现为血清钾浓度仅稍微偏低而临床表现却比较重和突出;另有一些病人尽管血清钾浓度很低而临床表现症状并不突出。入院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并常规检查电解质和心电图。
危重病人治疗上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限制,很多时候首选口服补钾,钾通过肠粘膜上皮吸收。但口服补钾对胃肠道刺激大,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痛、〖JP+1〗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难以忍受这些反应。静脉补钾可以在短时间内逐渐纠正低钾血症,但是与口服补钾一样易致胃肠道反应以及对局部血管刺激大、易导致静脉炎;微泵注入尽管没有补液量和浓度的限制,但费用高,而且受条件限制,很多基层医院没有微泵设备。静脉滴注的钾进入细胞内较为缓慢,细胞内外平衡时间约需12~15小时[2]。且静脉补钾易出现一过性高钾血症。
除小肠外,结肠也是水和电解质重吸收的重要部位。结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胆汁酸。结肠粘膜有重吸收钾的功能是因为结肠粘膜上皮有与肾远曲小管上皮主细胞(Principal cell)功能相类似的上皮细胞,肾远曲小管既可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也可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因此,结肠粘膜上皮细胞泌钾、重吸收钾的作用机理与远曲小管泌钾、重吸收钾的作用机理可能相类似,均可以起到调节钾平衡的作用。
结肠用药可以避免出现胃肠道刺激反应,一般情况下不受浓度和速度的限制,可以在不影响重症病人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情况下达到纠正和治疗的目的[3]。另外,向结肠灌注的氯化钾溶液主要是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细胞内外平衡时间与口服补钾的情况差不多。肠道补钾时仍需注意:①补钾时检查肾功能和尿量,尿量>700 ml/d或30ml/h时才补钾;②血钾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钾,因为当血清钾达3.5 mmol/l时,体内仍缺钾约10%。
使用肠道补钾的方法简单易操作,无创,快捷,经济。在病人病情严重,而且受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补足缺钾量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8.
2 庞义三,郭娟,周建.78例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治疗及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11:92.
3 白令玲,王小萍.结肠透析在慢性肾衰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0,1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