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4  浏览次数:473次

  作者:袁文声 何锐洪  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528403

  关键词:血液,报废,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减低血液报废率的有效途径,进而采取措施,减少血液浪费。方法 对2008年、2009年我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脂肪血、HBsAg、梅毒、抗-HCV、不足量以及其他。结论 为降低血液报废率,血站内部应加强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行为,大力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及咨询指导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bout the blood discarding

  of the blood in zhongshan

  Yuan Wensheng He Ruihong

  Abstract Objectivs? To probe into the reason that the blood of the blood discarding grat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atistical study was given to blood discarding from 2008 to 2009 in Zhongshan Blood center.Results??The problem of ALT elevating took up a larger proportion in blood discarding than that of high value of fatty blood,positive HBsAG,positive Anti-HCV, and blood bag breaking.Conclsion? To reduce the blood waste,we can strenghen the education before the blood publicize and enhance the blood management.

  Key words blood discarding ; analysis and measures

  采集足够的血液和向医院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确保输血安全是血站的职责。通过分析本站不合格血液发生的原因,针对血液的报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现将本站2008年和2009年无偿献血的血液在采集、检测、分离制备过程中造成不合格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统计对象 为2008.1~2009.12本站报废的血液,使用《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血液采集、制备及不合格血液成分信息资料。

  1.2? 方法? 无偿献血者在填写献血登记表并体检合格后,快速检测HBsAg、血型、血比重,合格后进行献血。采出的血液严格按卫生部要求进行双试剂初复检。操作程序各步骤均按试剂说明严格执行。ALT采用速率法;HBsAg、抗HCV、抗HIV初复检均采用ELISA法;梅毒初检采用ELISA法,复检采用RPR法。

  2 不合格血液判定标准

  严格按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进行合格血液及不合格血液的判定。(1)对采集的血液用两种不同的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其中一种试剂一个项目检测为阳性及可疑阳性,ALT>40U/L的血液定为不合格血液。(2)脂肪乳糜血(简称:脂血)以不能作HBsAg、抗-HIV、抗-HCV、抗-TP、ALT检测,判定不了检测结果的血液及机采血小板和血浆由于脂血在临床上不能正常使用为不合格标准。(3)血液保存液使用CP2BA配方,全血及悬浮红细胞在2℃~6℃血库冰箱内保存35天,超过35天定为不合格;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在-20℃低温冰柜保存1年、机采冰冻血小板在-80℃超低温冰柜保存1年,超过1年定为不合格。

  3 结果

  见表1、2,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脂肪血、ALT升高及肝功能异常、梅毒、乙肝携带者、HIV。

  表1 2008~2009年血液报废统计表(U)

  脂肪血

  过期

  ALT高

  抗-HCV

  抗-HIV

  HBsAg

  SYP

  凝块

  破损

  不足量

  溶血

  档案淘汰

  其他

  2008年

  1185

  216

  1462

  291

  115

  650

  400

  33

  56

  319

  27

  108

  125

  百分比

  23.2

  4.22

  28.6

  5.69

  2.25

  12.7

  7.82

  0.65

  1.10

  6.24

  0.53

  2.11

  2.24

  2009年

  1415

  89

  1778

  276

  111

  578

  373

  19

  73

  316

  20

  167

  125

  百分比

  26.5

  1.67

  33.3

  5.17

  2.08

  10.8

  6.99

  0.36

  1.37

  5.92

  0.37

  3.08

  2.34

  注:表中单位为袋。其它包括特殊抗体、絮状物、血浆颜色异常、黄疸、充红回输等。

  表2 2008~2009年不同血液品种的报废情况

  采血量

  血小板

  红细胞

  冷沉淀

  血浆

  全血

  红细胞类(%)

  血浆类(%)

  2008年

  42162

  15

  1849

  37

  3071

  141

  4.72

  7.62

  2009年

  46276

  9

  1773

  43

  3349

  166

  4.19

  7.60

  注:表中采血量单位为人次,血液品种单位为袋。

  4 讨论

  表1显示,全血、红细胞类报废ALT占第1,脂肪血第2,乙肝第3,其次是:梅毒、抗-HCV、不足量、档案淘汰、破损、抗一HIV。这与其他报道略有差别。【1,2】

  表2显示,血小板、红细胞报废率呈逐年下降之势,其原因是固定无偿献血者逐年增多,不合格血逐年减少;而冷沉淀、血浆呈上升趋势,是脂肪血报废增加所致。

  引起献血者ALT升高的因素很【3】,主要原因还是些非病理性因素,如女性的月经周期、体型肥胖、运动、饮酒、疲劳、服药等。由于受条件限制,本站对献全血的献血者不做ALT快速筛查,导致献血者血液初复检ALT不合格的比例较。因此,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做好咨询、筛选献血者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指导献血者适时献血,以确保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质量,采用街头ALT筛查,可降低血液报废率。

  脂肪血主要原因为宣传不到位,献血者不了解献血前应注意的事项,提示应加强献血知识和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避免献血前一天或当天暴饮暴食及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宜清淡饮食。

  我站对初次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在采血前已进行金标法HBsAg快速初筛,但HBsAg报废仍较高,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4】:(1)金标法HBsAg试剂灵敏度低;(2)重复献血者中仍存较多的HBsAg阳性者。(3)献血者血液HBsAg浓度过高,产生前带现象,导致一些强阳性反而不能检出;(4)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反应;(5)加样量不准确或反应时间不够长致弱阳性漏检;(6)试纸条受潮等。所以在快检筛查时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纸条,规范操作,改善献血环境,及对每位无偿献血者均进行快速筛查,可望有效降低复检HBsAg阳性报废率。

  目前我国性病传播趋势严峻,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与社会风气有关,为了用血者的安全,应采取加大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选择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加强献血者的身份识别,避免阳性献血者重复献血;因梅毒螺旋体在枸橼酸盐抗凝血中,于4℃保存3天仍具有活性,应避免采集的血液3天内在临床使用。

  血液过期报废原因分析:(1)主要是由于某一血型临床用量太少(偏型),而采血时又未限制采集导致报废;(2)少数为Rh阴性血及不足量血,临床不用所至报废;(3)冷沉淀制备太多,临床用量又较少,导致过期报废。解决办法:(1)加强街头采血计划工作,防止盲目采血,避免血液浪费;(2)加强临床输血知识宣传工作,防止Rh阴性报废;(3)加强冷沉淀计划贮备工作,防止报废;(4)发血时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防止过期报废;(5)发血室随时观察血液库存量,及时与采血科沟通,限制采集,以免造成采集过多,过期报废。

  凝块、破损、档案淘汰、溶血及不足量等可通过加强血站内部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强化对献血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从而使献血人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献血,降低献血反应及凝血出现的概率,减少血液过期及其他原因造成血液不合格,从而避免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陈菊芬 ,沈磁石,彭及良,等.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统计分析。现代医院 ? 2008 ,8(4):134.

  [2] 陈兴智,陈普娟,韦丽菊.柳州市血液报废原因凋查与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1):39—41.

  [3] 黄伯里,朱立苇,王拥军,等.献血者筛查ALT作用的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2;15(2):123.

  [4] 杨华文 , 方晓琳 , 黄基伟 ,等. 400例快速反应卡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与ELISA法的结果比较分析。现代医院,2008,8( 7): ?156

  [4] 杨华文 , 方晓琳 , 黄基伟 ,等. 400例快速反应卡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与ELISA法的结果比较分析。现代医院,2008,8( 7): ?15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