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1-05-12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郭若冰 梁辉 作者单位: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结合细胞化学、免疫学及染色体检查,根据EGIL标准诊断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结果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构成比为2.1%,以T系、髓系抗原共同表达为主,异常核型占50%,6例患者治疗完全缓解3例(50%),无病生存期<10个月,易浸润中枢。结论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以免疫学检查为主,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关键词 白血病 混合细胞 免疫表型

  Study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mixed cell leukemia

  Guo Ruobing,Liang Hui,Tao Ro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Xinhua Hospital,SSMU,Shanghai200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atment outcome of acute mixed leukemia.Methods According to EGIL scoring system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ixed leukemia was made by use of the results of examination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immunophenotypes and chromosome.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cute mixed leukemia was2.1%.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ixed leukemia was coexpression of T lymphoid and myeloid antigens.Cyt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abnormal karyotypes in50%of the acute mixed leukemia cases.Three of5patients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CR),but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s were all lessthan10months.The patients were also prone to be damaged in central neural system.Conclusion Acute mixed leukemia is diagnosed chiefly upon the immunophenotypesand had a poor prognosis.

  Key words leukemia mixed lineage immunophenotype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指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 [1] ,临床少见,其诊断主要采用细胞化学、免疫学及染色体、基因重组的方法确定淋巴系和髓系的特征。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285例初发成人急性白血病,其中6例确诊为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我们对其临床和生理学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占同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2.1%,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8~74岁,平均发病年龄47岁。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1个月。起病时表现为发热5 例,淋巴结肿大6例,其中2例因胸闷、气急就诊,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5例,皮肤瘀斑2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1例。初诊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6.2~8.1g/dl,白细胞(2.3~81.1)×10 9 /L,血小板(25~49)×10 9 /L。

  1.2 诊断分型 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1] ,细胞形态学和化学染色检查符合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 4 1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L 12例,其余3例难以分型。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免疫分型结果,采用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1995)的积分标准 [2] 分析,6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6例患者骨髓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骨髓检查结果

  注:?表示未分型,+表示阳性,-表示阴性,CD的数字单位为%

  1.3 治疗及转归 针对不同患者分别采用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或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强的松)、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D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诱导缓解化疗,经过2个疗程以上的联合化疗,所有药物均按常规用法及剂量应用。按急性白血病疗效标 [1] ,获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者继续原方案或其他方案化疗,无效者改用不同方案化疗。本组6例中3例经2个疗程获CR(急淋2例,未分型1例),其中2例分别于诊断后5个月及10个月骨髓复发,1例于5个月时中枢浸润,另3例经不同方案化疗终未缓解并于半年内死亡。

  3 讨论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是起源较早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疾病。在造血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淋系和髓系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发生过程中,转化的造血干细胞在克隆扩增过程中常伴有生长和分化异常,使某些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具有一系以上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3] 。形态学是诊断白血病的基础,但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大,很容易造成分型误诊,尤其对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有困难。根据细胞形态学和组化染色检查,本组6例中的3例根本无法定型,而其余几例的诊断也是欠妥的,而免疫学分型则对诊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免疫学分型可区分98%以上的白血病,尤其可以发现混合性白血病,为形态学极好的补充,逐渐普及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为白血病的分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准确反映白血病细胞来源和生物学特性,避免抗原多系列表达引起的混乱,近年欧美国家提倡采用抗体积分系列作为免疫分型判断标准。我们采用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1995)的积分标准 [2]分析了我院近5年收治的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285例,其中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构成比为2.1%,较一般文献报道低,可能与我们实验室选用的抗体种类较少有关。本组以T系和髓系抗原共同表达为主(4例)。而一般文献报道多为B系和髓系抗原共同表达 [4] 。我们体会免疫分型宜采用翟志敏等提倡的两步法 [5] ,即在一线抗体检测的基础上针对性考虑是否添加适当的二线抗体,能够避免一次性盲目选择;从而降低检查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充分体现免疫分型的优势。而抗体积分系统诊断标准简单明确,易于被临床医生接受。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有3种表现形式,即双表型、双克隆型和系统转变型 [1] 。本组例4病初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 1 ,免疫分型示CD3、CD7和CD10均阳性,支持诊断。10个月 后复发,其白血病细胞出现髓系抗原表达,考虑为系列转变型。本组6例均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2例急淋L 1 和1例未分型者异常,呈非特异性改变。

  本组病例除具有一般急性白血病的表现外,其较为突出的临床特点为外周血白细胞数高,高循环原始细胞,髓外浸润多,包括肝、脾、淋巴结、皮肤、纵隔及浆膜腔等,易发生脑膜白血病,本组6例中有4例中枢浸润。由于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起源早,来势凶险,广泛浸润,高肿瘤负荷导致其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率的提高需要较全面的免疫表型(尤其是系列特异性较强的标志)检查,而准确的诊断为有效治疗方案,其中3例获得的探讨和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6例诊断严格,同时兼顾骨髓的形态学、化学染色、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而确定最后诊断结果。在治疗方面,有人认为兼顾淋、髓两系细胞的初始诱导缓解方案其缓解率高 [2] ,但Killick-S等认为联合淋、髓诱导化疗方案易导致较高的早期死亡率(25%),总的2年存活率为39.4% [6] ,我们认为针对淋系的诱导缓解方案疗效较好,本组4例采用针对淋系的化疗方案缓解,但缓解期持续时间短,复发率高,死亡率高。2例采用针对髓系的化疗方案者均未获缓解,这与秘营昌等的报道 [2] 一致。总之,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属于难治性白血病,临床尚需更多病例资料积累,预后的改善有待于有效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8,208,214.

  2 Bene MC,Castoldi G,Knapp W,et al.Proposals for the immu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eukemia.Leukemia,1995,9:1783-1786.

  3 秘营昌,卞寿庚,孟庆祥.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7:352-354.

  4 丁凯阳,翟志敏,吴竞生,等.双表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及其意义,安徽医药,2001,2:112-114.

  5 翟志敏,何晓东,戴海明,等.112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12:633-635.

  6 Killick S,Matutes E,Powles RL,et al.Outcome of biphenotype inaˉculeukemia.Haematologica,1999,8:699-70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