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 和IA 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20 浏览次数:423次
作者:付堃 韩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化学治疗 疗效分析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老年人的生理学特点及常见的伴随疾病使患者无法接受正规联合化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老年白血病应个体化治疗。本文拟分析CAG(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GCSF)及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寻找更有效的老年AML诱导缓解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1999年1月~2006 年1月收治并经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确诊的初治住院的老年AML患者25例,均符合AML的诊断标准〔1〕。CAG 组13例,男6例,女7 例,年龄60~73 (中位年龄64)岁,M2 7例,M4 3例,M5 3例。IA 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60~68(中位年龄62)岁, M2 5例,M4 4例,M5 3例。CAG组白细胞(1.1~42.2)×109 (中位数12.4×109)L-1,体表面积1.42~1.74(中位数1.51)m2,其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2例。IA组白细胞(2.0~35.6)×109 (中位数21.5×109) L-1,体表面积1.32~1.72(中位数1.48)m2,其中高白细胞性白血病3例。CAG组骨髓增生减低3例,骨髓增生活跃6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4例,原始细胞数32%~89%。IA组骨髓增生减低2例,骨髓增生活跃4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6例,原始细胞数35%~93%。两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差异不显著,且年龄、性别构成均具可比性。
1.2 化疗方案 CAG组: 阿糖胞苷10 mg·m-2·d-1,皮下注射q 12 h,第1~14天;阿克拉霉素10~14 mg·m-2·d-1,静脉注射,第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赛强),200 μg·m-2·d-1,皮下注射,1~14 d,每3 d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1.0×109 L-1时,减少GCSF用量(100 μg·m-2·d-1)或暂停用。IA组:去甲氧柔红霉素8 mg/m2,第1~3天,阿糖胞苷150 mg/m2,第1~7天。两组均重复1次后再换方案。
1.3 支持治疗 两组均在化疗前半小时使用止呕药。化疗后均予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d、口腔护理、高锰酸钾坐浴预防感染;血小板<20×109 L-1,血红蛋白<60 g/L时输注机采血小板及红细胞悬液。IA组白细胞<1×109 L-1时,给予皮下注射GCSF 300 μg/d ,至中性粒细胞>1.0×109 L-1时停用;发热时,积极寻找感染灶并行病原学检查,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以CR+PR为总有效率〔1〕。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检查;在交换治疗方案之前,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肛周疼痛、发热、出血、心悸、胸闷、气促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率的χ2检验和计量资料的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IA组2例患者在骨髓抑制期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重度骨髓抑制。
2.2 两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 CAG组白细胞数低于1×109 L-1的起始及结束时间均早于IA组(P<0.05),但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白细胞的最低数值差异显著(P<0.05)(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表2 两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略)
时间以化疗结束当天为0,之前为负值,之后为正值。与CAG组比较:1)P<0.05
2.3 其他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CAG、IA组治疗后肺部感染分别有1和3例,IA组肛周感染2例。IA组败血症2例,后经抗感染治愈。在积极输注血小板前提下,两组各有2例皮肤黏膜出血,IA组脑出血并死亡1例。在粒细胞缺乏期间,CAG、IA组分别有4及6例明显的口腔溃疡。在使用止呕药的前提下,CAG组轻度恶心2例,IA组12 例明显的恶心、呕吐, CAG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率明显较IA组低(P<0.01)。CAG组治疗时未见心电图改变,IA组心电图STT改变2例,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衰表现,经治疗后好转。化疗过程中IA组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但未发现有化疗后肾损害、心肌酶谱异常的表现。
3 讨论
2003年第4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已肯定GCSF作为AML化疗的预激治疗,增加诱导缓解的作用并且可能提供了一个治疗干预的靶点。体外将AML细胞与AraC 和GCSF(或GMCSF)共同培养可增加细胞内三磷酸AraC的水平,整合入细胞DNA,从而增强抗白血病作用〔2〕。目前临床上联用GCSF的预激治疗的化疗方案已取得初步疗效,本文中CAG组CR低于Yamadm等〔3〕报道的83%,可能与观察例数少有关。IA是由柔红霉素(DNR)衍生而来的一种蒽环类药物,由于它的心脏毒副作用小,并且抗肿瘤作用比DNR更强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赵谢兰等报道去甲氧柔红酶素治疗老年AML初治患者〔4〕有效率分别达84.61%、66.7%〔4〕。本结果提示CAG方案有可能成为复发或难治AML的诱导缓解的首选治疗方案。CAG方案不良反应少,粒细胞缺乏期短,感染发生率低,对于一般状况差,骨髓增生低下患者可作首选方案;而对于一般状态好,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老年AML患者,在具备充分的支持治疗的前提下也可选用IA方案,以获得较长的无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 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616,1312.
2 陈世伦,李敬东,刘 霆,等.第4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4648.
3 Yamadm K, Furusawa S, Saito K, et al.Concurrent use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with lowdose cytosine arabinoside and aclarubicin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 a pilot study〔J〕. Leukemia, 1995;9:104.
4 赵谢兰,彭敏源,李晓林,等.去甲氧柔红酶素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的远期疗效〔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5;85(8):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