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128例病原菌分析
发表时间:2009-10-10 浏览次数:880次
作者:刘燕超 宋克玲 作者单位: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检验科(刘燕超);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宋克玲)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疾病,而中段尿细菌培养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直接确诊手段。近年来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细菌的分布情况及治疗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但是由于目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发生了变化。本组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28株泌尿系统感染细菌培养分析,进一步了解泌尿系统致病菌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利的依据。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均分离自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均为清洁中段尿或膀胱穿刺而来。
1.2 细菌培养基 天津市南开区高达新技术研究所生产。
1.3 微量生化管 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4 实验试剂 天津市南开区高达新技术研究所生产。
2 方法
2.1 嘱患者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或行膀胱穿刺术取尿液于无菌尿杯中送检。
2.2 标本分别接种于血液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5℃培养18~24 h,菌落计数>105/ml。
2.3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鉴定。
3 结果 接种128例泌尿系感染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培高,阳性112例,阳性率87%。在112例确定菌报告中其中革兰阴性菌73例占65.2%、革兰阳性菌27例占21%、真菌12例占10.7%。从培养的结果来看,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无菌生长16例占12.4%。见表1。
表1 尿培养细菌种类及株数(略)
4 讨论 泌尿系感染通常是由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通常由于尿路不畅、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和输尿管畸形、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分为:最常见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直接感染。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医院、可有不同的致病菌。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2%,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为21%,主要是粪便肠球菌;真菌约占10.7%。感染的病原菌呈现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而真菌感染呈现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菌种变异等原因导致泌尿系统致病菌菌群发生较大的变化[3]。同时,有些临床医生盲目地追求大剂量用药,从而导致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而菌群失调,使交叉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和双重感染的机会提高。 在现实医疗活动中,有部分医疗单位未开展中段尿培养试验,在这些单位中,遇到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医生大多凭经验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培养法检查结果不够快捷,患者医生都等不及结果就使用抗生素,这时有条件做中断尿培养的医院也凭检验先用药。这就说明在现实医疗活动中确实存在凭经验用药,为了让这2种特殊情况的经验用药的医生尽量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这要求经验治疗则需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患者病症,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充分考虑调查分析结果后,合理选用抗生素,为药敏报告之前有效的控制感染,甚至为治疗患者打好基础。因此临床医生早期治疗时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关键的,它将为以后的治疗减少困难和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丁云芳.环丙沙星耐药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突变研究.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3,26:92.
2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操作规程.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74376.
3 苏建荣,马纪平,高乐宁.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