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肝损害2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09  浏览次数:471次

  作者:吕振慧 王国权 于峰

  作者单位:1 255036 山东淄博,淄博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2 255031 山东淄博,山东侨联医院外科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65例,其中并发肝损害2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岁。按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标准进行分型:轻型3例,中型7例,重型17例,危重型1例。28例患者既往均无肝脏疾患。

  1.2 症状、体征 少尿22例,面、颈、上胸部潮红18例,头痛、腰痛21例,腹胀19例,恶心、呕吐15例,肝肿大8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特异性抗体定性呈阳性,22例患者有蛋白尿,20例患者血小板减少,17例患者尿素氮、肌酐不同程度升高。28例患者均存在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其中<100u/L者5例,100~300u/L者20例,>300u/L者3例。所有患者行甲肝、乙肝、戊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均阴性,其中2例患者有输血史,行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呈阴性,彩超检查肝内回声增强21例,肝肿大8例。

  1.4 治疗结果 均给予抗病毒、改善微循环、保肾、护肝、免疫调节剂等综合治疗,1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除以上治疗外给予抑酸、止血治疗,重型及危重型行血液透析2例,治愈出院2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的多器官严重损害。

  2 讨论

  EHF是一种以肾损害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肝脏是其主要损害的器官之一。EHF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的弥漫性损害,以肾损害最为明显,除肾脏损害外临床上EHF常合并肝脏损害,推测可能的原因有:(1)EHFV具有嗜肝性,侵入肝脏,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变性、坏死。(2)EHFV侵入人体后一方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另一方面引起一系列免疫应答而造成免疫损伤。(3)EHFV诱发机体巨噬细胞、T细胞等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可加重肝脏损害。

  本组资料提示EHF合并肝脏损害有以下特点:(1)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突出,部分患者有肝肿大,超声检查多有形态学异常。(2)肝功损害在各型均可发生,损害程度于临床类型及分期呈正相关,其中于重型和少尿期常见。(3)有别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功检查转氨酶升高很少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4)肝功恢复好,27例患者肝功均完全恢复正常,27例患者均无慢性化。

  综上所述,EHF易合并肝脏损害,故此类患者入院应常规肝功检查,根据情况予以综合治疗。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