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白细胞两种检验方法对比
发表时间:2009-08-25 浏览次数:742次
作者:陈薇 毕鹏飞
【关键词】 肾移植
【摘要】 目的 检查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与形态,判断肾移植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排异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51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判断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尿液沉渣镜检结果更为直观可靠。结论 两项试验的联合应用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病程的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检验 尿液分析仪的普及使用,使得尿液分析既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于肾脏病专科医院,我们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试验发现,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标本白细胞的检测使用两种方法结果相差较大,有必要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与方法 本院肾移植术后复查患者送检的新鲜晨起中段尿液标本,盛于清洁容器混匀,用尿液分析仪做尿常规检测并打印结果。吸取混匀标本5ml于定量刻度试管中,再以1500r/min离心沉淀5min,弃去上清液,留沉淀物0.2ml,混匀取出20μl于玻片上,用盖玻片18mm×18mm覆盖后镜检,以低倍镜观察全貌,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以10个视野平均为结果,本试验以(0~5)/H为正常结果;将尿沉渣普通镜检结果为(++)/H及以上结果的标本经结晶紫―沙黄染色3min后,取沉渣镜检并记录结果,所有试验均在1h内完成。
1.2 实验仪器 Bayer CLINITEK 50尿液分析仪,OLYMPUS高精度显微镜。
2 结果
516例尿液标本经镜检和尿液分析仪测定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85例和190例,其阳性率分别为55.2%和36.8%,两者经t检验,P<0.0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在尿沉渣镜检为阳性的285例标本中有90例镜检为阳性而尿液分析仪为阴性结果,而在尿液分析仪检测为阳性的190例标本中仅有9例镜检为阴性结果。因沉渣镜检无法做到定量检测,两种方法报告方式也不一致,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故两种方法在细胞数量上无法进行比较。以镜检阳性为标准,阳性结果在(++)/H及以上的标本为107例,用结晶紫―沙黄染色之后,仔细观察细胞形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标本例数为72例,其中肾移植术后1周患者的标本量为67例,临床诊断为排斥反应的患者的尿标本量为4例,尿液分析仪阳性的标本量为60例,尿液分析仪的阳性率为89.6%;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的标本例数为35例,其中肾移植术后1周患者的标本量为8例,临床诊断为排异反应的患者的尿标本量为31例,尿液分析仪为阳性的标本量为7例,尿液分析仪的阳性率为20%,经t检验,P<0.0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3.1 两种检测方法原理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原理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异性酯酶,可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酯,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其着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呈正比例关系[1]。尿沉渣镜检则是以细胞形态为基础,直观的判断所有成形细胞的存在。
3.2 局限性 从原理上分析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干化学法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而不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反应;而镜检法则只能检测成形细胞,不能检测被破坏细胞,故要求标本必须新鲜,以免细胞被破坏,造成人为误差[2]。
3.3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肾移植术后1周的患者尿液中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1周之后慢慢减少,趋于正常,而肾移植术后若发生排异反应,则尿液中白细胞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干化学法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因此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则干化学仪器法会产生阴性结果,这也是导致两种方法在肾移植术后患者尿液白细胞检测中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反之,临床上根据尿液沉渣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则可初步判断肾移植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排异反应的发生情况。在实验中还发现尿液被污染,或含有高浓度胆红素,使用某些药物,蛋白尿、菌尿等都会使干化学仪器法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这也是两者产生差别的原因之一,但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不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两种试验方法均存在局限性,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尿液检测、尿沉渣镜检更为直观可靠,但人为因素更大,故两种方法均不能替代对方。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病程的动态变化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3]。
【参考文献】
1 Schuman GB, Tebbs RD. Comparison of slide used for srandardized routine microscopic urinalysis. MEO Technol,1986,3:54-58.
2 顾可梁.尿分析三个问题的思考.医师进修杂志,2001,8(4):41.
3 Kutten D. The urine test stipe of the future. Clin Acta,2000,297(1-2):29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