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对于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4-22 浏览次数:1344次
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两者兼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 18.2%~84%[1]。随着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临床上因脑出血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也在不断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更重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例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44~81岁,平均(58.3±6.1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2例,丘脑14例,脑室11例,脑干5例,小脑4例。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饮食。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 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 。
1.3观察项目: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及死亡病例数。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依据为出现呕吐咖啡渣样物和/或解柏油样大便,呕吐物和/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5.3%),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3例(34.2%),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0503,P<0.01)。
2.2病死率:观察组死亡5例(13.2%),对照组死亡1 4例(36.8%),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5.6842,P<0.05)。
3讨论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十分明确,很有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出血病变涉及下丘脑前区自主神经中枢或脑干迷走神经核,使迷走神经兴奋,促使分泌大量胃酸及胃蛋白酶,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②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改变,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胃壁血管收缩,使黏膜缺血,胃黏膜血流减少,产生应激性溃疡[2]。③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兴奋,胃黏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使黏膜缺血进一步加重,易使胃黏膜上皮糜烂出血。④颅脑损伤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使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产生作用[3]。⑤脑出血患者易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低血氧、碳酸氢根浓度降低,使胃黏膜屏障作用削弱,不能有效地中和胃液中反向弥散的H+和胃蛋白酶,从而造成胃黏膜损伤,易引起应激性溃疡,造成上消化道出血。⑥脑出血后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I(ET-1),使颅内损害持续加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给胃黏膜屏障带来了进一步损害。临床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应早期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首先应尽快解除颅内高压,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压。同时应早期使用抑酸剂碱化胃液,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文献报道[4],保持胃液pH值在3.5~4.0时可有效地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宜尽早使用抑酸剂,且安放胃管定时抽吸胃液测pH值,保持胃液pH值在3.5~4.0。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可增强壁细胞中H+-K +-ATP酶的活性,可显著抑制组胺、促胃液素和迷走神经兴奋所引起的胃酸分泌。本组资料结果表明,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5.3%(2/3 8),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3/38),表明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具有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作用。患者死亡率观察组为13.2%,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死亡率不仅低于对照组,也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的30%~50%[5],显示出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还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改善急性期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邵蕙霞.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肠道出血24例分析[J].实用急救医学杂志,19 96,4(1):14.
[2]李蒸玲,鞠波.2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的探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2(1):347.
[3]陈东亮,周晓平,刘建明,等.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广西医学,2003,25(4):526.
[4]洛赛克临床治疗协作组.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924例[J].中华消化杂志,1991,11(5):252.
[5]冯颖利.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0(9):37.
[收稿日期:2013-12-31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