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4-08-05 浏览次数:956次
基于消化溃疡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 2010年7月~2012年6月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84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56例,女28例,年龄20~69岁,平均(44.5±1.1)岁。31例为胃溃疡,53例为十二指肠溃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①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2次30 mg兰索拉唑加750 mg阿莫西林加500 mg克拉霉素,患者进行为期7 d 的治疗,之后患者每天口服1次30 mg兰索拉唑,进行为期 7 d 的治疗。② 治疗组患者每天口服2 次1 0 mg 雷贝拉唑加 750 mg阿莫西林加500 mg克拉霉素,患者进行为期7 d的治疗,之后患者每天口服1次10 mg雷贝拉唑,进行为期7 d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1]: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症状缓解时间为(3.3±1.2)d,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5%,症状缓解时间为(8.4±2.1)d。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疾病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其主要出现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相应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兰索拉唑作为一种新型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了30%以上,其主要作用于患者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进而使壁细胞中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显著减少胃液中胃酸量。但患者采用该种药剂进行治疗时,其临床愈合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雷贝拉唑为是一种抗分泌作用的可逆性的质子泵抑制剂,在体外其抗分泌活性比奥美拉唑强 2~10倍,口服可在体内快速活化,与质子泵结合,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本品在服药后2 h便有显著的抑酸效果,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消化溃疡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如本次研究中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短于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P<0.05),该研究结果同刘莉、王芳及洪喆等学者研究结果较为相似[2]。因此,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值得在治疗消化溃疡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龚 丽.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83.
[2] 刘 莉,王 芳,洪 喆,等.以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513.
[收稿日期:2014-05-16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