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份溶血标本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影响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680次
血标本检测分析中常出现检验结果失真、偏差现象,此种现象多因标本采集后、检验前或检验时因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发生标本红细胞损坏、标本溶血,标本出现上述变化之后,血细胞中的物质就会流出并混入血清组织,从而对实际检验操作产生干扰[1]。本次研究对80份溶血标本进行了全面的肝功能生化检测分析,并对照同组未溶血标本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以期对溶血标本肝功能检验影响有进一步的了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规范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5 ml,将采集标本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在- 40℃低温中冻结15 min之后融化、离心,分离得到血清标本;另一支静置60 min,同等条件下离心、分离得到血清标本。 1.2 方法:对所得两组血清标本中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 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项检测、分析、对比。检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均由重庆泰科华谊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检验所用生化仪器为日本东芝 TBA-120FR全自动生化检测仪[2]。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清标本中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肝功能检验是一般体检及临床诊治常见的一项检测项目,此项检测可很好地反应与肝脏代谢相关的系列功能指标状况,若此项检测发现异常,则表明患者肝功能及相关功能存在异常,医生可根据检验结果做出相应的诊断并采取系列治疗方案。若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就会直接影响到医生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生做出错误的治疗方案,后果不堪设想。一般来说,肝功能检验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接受检验前或检验时因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红细胞破裂、部分物质外流至血清组织中,而影响后续血清组织的检验分析,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3]。 3.1 标本溶血原因及影响:标本红细胞破裂,其中所含的大量的酶就会不断进入血清,直接增加了血清酶含量。红细胞中原有的血红蛋白也会大量进入血清组织,直接使总蛋白检测结果上升。除此之外,因血清中血红蛋白水平的上升,会影响光吸收、试剂检验中的颜色变化,从而影响到两点检测结果。 3.2 降低溶血对肝功能检验影响:提升肝功能检验准确度的重要途径便是预防溶血形成。标本溶血的预防主要通过标本规范采集与存储送检两大方面实施。血液标本采集时,要尽量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确保标本质量。若实在难以抽取合格血标本,应当将存在泡沫的标本尽快送检,以免长时间放置而影响检验结果。实际抽取血标本时,要首先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规范酒精消毒处理、找准静脉、穿刺抽血。另外,尽量选择负压采血法,避免血标本性状改变、降低溶血率。标本采集完毕后应尽快实施检测,尤其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更应提高检验效率,待检时要将试管口垂直向上静置,尽量避免放置在震动等不稳定环境中,避免暴晒或在光线强的地方[4]。总之,本次研究通过对溶血与未溶血的血清标本肝功能生化检验分析,发现溶血标本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极大干扰。实际检验过程应重点预防标本溶血,并将预防工作落实到标本规范采集与规范保存、送检之上,同时严抓血液标本采集、收集工具质量,从采集、检验工具方面及操作方面齐抓共管,提升肝功能生化检测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游其勇.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80例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6):169.
[2] 陈 艳.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1, 32(1):45.
[3] 孔艳玲.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5(8):98.
[4] 成小英,梅 徽.标本溶血对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22(12):2818.
[收稿日期:2013-05-21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