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611次
在人群中,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它是一种胃黏膜浅表性炎性反应,在慢性胃炎中相对较为多见[1]。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部上皮细胞可以发生变性,在小凹上皮部位多有增生现象,并且固有膜内炎性细胞会发生浸润。在临床上,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太明显,但通过借助胃镜进行检查,可以观察到较为明显的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等现象的发生[2]。本次试验旨在对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68岁。将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平均年龄(37.4±6.2)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36.7±5.1)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浅表性胃炎的确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患者采用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服用的方法为20 mg/d,2次/d;对B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服用的方法为150 mg/d,2次/d;治疗时间持续5 报销7个周。
1.3 观察指标:待治疗结束后,依据以下的评价标准对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有效:患者的浅表性胃炎得到完全的治愈,且胃部无不适现象;显效:患者的浅表性胃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无效:患者的浅表性胃炎没有缓解或者有浅表性胃炎症状的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效果评价:治疗结束后,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对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治疗结束后,A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平均治疗时间:A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8周,B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服用药物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不太明显,但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进行较好的诊断。奥美拉唑,别名洛赛克,是一种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雷尼替丁,又名呋喃硝胺,为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以降低胃酸的量、减弱胃中酶的活性。两者均有一定的制酸作用,可以对浅表性胃炎进行治疗[3]。
本次试验旨在对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进行探讨。将医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两组;对 A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治疗时间为5~7个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浅表性胃炎治愈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8周,B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服用药物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可以认为,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在治疗浅表性胃炎方面的疗效大致相当,但奥美拉唑在服用后起作用的时间更短;两种药物治疗浅表性胃炎均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杨名诗,陈立军,黄 冰.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1):105.
[2] 张燕梅,任琳莉.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医中药,2011,28(1):93.
[3] 张长尧.制酸药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疼痛防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09,7(1):75.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