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679次

胃幽门螺杆菌(Hp)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一种生活在人胃中的革兰阴性杆菌,有研究表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1] 。在临床上诊断Hp感染多使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 染色法以及C14 呼气试验三种方法。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 染色法以及C14 呼气试验三种方法检测人胃中Hp感染率,以寻找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之间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574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从中选择365例胃部疾病患者,男198例,女 167例,年龄21~76岁,平均(43.19±10.65)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于病灶处和胃窦或胃体处获取标本,并接受C14 呼气实验,活检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染色,三项任意一项阳性均被诊断胃Hp阳性。所有黏膜均接受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不同病理类型胃黏膜中的Hp阳性率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黏膜中的Hp阳性率进行χ

2 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5例各种胃部疾病患者Hp总检出265例,检出率为 72.60%,Hp检测阴性100例,阴性率为27.40%。 2.1 慢性胃炎与Hp感染阳性关联性调查:365例患者中病理检验结果显示有183例患者为慢性胃炎,主要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将两种胃炎与Hp感染阳性做关联性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程度的轻重与Hp感染阳性率成正相关关系。详见表1。2.2 不同胃疾患的Hp感染:不同胃部疾病中,胃癌的Hp阳性率最低,消化性溃疡的Hp阳性率最高,详见表2。

3 讨论

20余年前,澳大利亚学者确定了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有人认为Hp感染与大多胃部疾病有关,并提出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关系模式[2] 。本文试图通过检测不同胃部疾患Hp的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它们的关系。当今研究表明,C14 呼气实验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是当下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4] 。本组试验中,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检出率最高,此结果与相关资料结果相符。有研究表示,消化性溃疡病发病之前,患者均有慢性胃炎或(和)Hp感染史,控制Hp发展可以有效的抑制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发展,而且有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与胃炎发病的程度有关联性,随着感染的加重,胃炎的治疗就越困难。本组研究中,胃癌患者Hp感染检出率最低,可能是与胃癌病变后患者的胃内环境改变有关,Hp检测可能在胃癌发病早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本组结果还显示,慢性胃炎的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取于胃炎活动区的检出率要高于非活动区,表明Hp感染与胃炎活动性具有正相关的趋势。总而言之,Hp感染检出率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性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成正相关趋势,但与胃癌之间的关联性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刘厚钰.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选择[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259.

[2] 周殿元,王继德.中国幽门螺杆菌临床研究概况[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6):386.

[3] Dllley CP,Cohen H,Fitzgibbons PL,et al.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histologic gastritis in asymptomatic persons[J].N Eng J Med,1989,21(23):1562.

[4] 何建沫,郑 凯,何 数.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癌的重要因素[J]. 实用肿瘤杂志,1996,11(1):79.

[收稿日期:2013-04-09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