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急性菜豆角中毒45例急诊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655次
作者:李东柏 作者单位:301500天津市宁河县医院
【关键词】 批量 急性 菜豆角中毒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月20日我院急诊科接诊45例批量急性菜豆角中毒患者为学生及老师,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7~53岁,平均22.5岁;其中孕妇1例。平素体健,均系食用生炒菜豆角后发病,全部患者进食后均出现症状,而未同食菜豆角的其他人均无相似症状。 临床表现:进食后3~6小时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中恶心、呕吐40例(88.9%),腹痛22例(49.9%),腹泻4例(8.9%),伴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无力10例(22.2%),呕血1 例(2.2%),心悸、胸闷2例(4.4%),血压低,窦性心动过缓1例(2.2%)。体征:体温正常,平均血压105/68mmHg,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双肺(-),心率46~75次/分钟,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腹痛者多为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活跃。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6.8~18.8)×109/L、中性0.75~0.87,大便常规均正常,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尿常规未查。 诊断及组织抢救:接诊批量病人后,立即采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急诊科首先根据集体食用菜豆角病史,集体发病,临床症状,作出急性批量菜豆角中毒诊断,并制定统一豆角中毒救治方案。先抢救,后缴费,减少缴费时间,按轻重缓急原则,分别建立静脉通路,同时报告医务科,调配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人力支援,缩短批量病人诊治等待时间,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对救治病人情况进行总体分析,防止医疗隐患。 治疗及结果 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分别给予静滴654-2 10~30mg、地塞米松5~10mg、西咪替丁0.8g、VitC 2g、VitB6 0.2g,人均输液量1000~1500ml。其中1例患者因频繁呕血住院治疗,1例因宫内孕28周给予上述处理症状减轻后住产科观察胎儿情况外,其他患者均在急诊科4小时内症状得以控制,患者症状控制后,经院内专家组会诊,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者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0.5g 每日2次,马来酸曲美布丁0.1g每日3次 或吗丁啉10mg 每日3次、颠茄10mg每日3次等对症处理,带药离院,门诊随诊3天,无不适。2例住院患者症状在24小时内症状得到控制。无死亡病例。 讨论 菜豆角中主要含有豆素和皂素两种毒素,经长时间煮沸后则可被破坏[1]。当进食大量烧煮不透的菜豆角后则可发生中毒。 治疗:①654-2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的平滑肌痉挛、抑制心脏血管迷走神经而兴奋心脏、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重症中毒者可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其他对症处理。 预防:据调查发生菜豆角中毒的根本原因是炊事员卫生知识缺乏,菜豆角煮沸时间不够,特别是含在豆内的豆素更需长时间煮透才能破坏,集体食堂加工量大,更不易煮透,皂素未破坏,导致食用者中毒。故应加强宣传,强调正确的加工方法,纠正爆炒脆吃的习惯,加工菜豆角要彻底煮熟,方可食用,勿吃贮存过久、霉烂的菜豆角,以防菜豆角中毒。
【参考文献】1 朱子杨,龚把庆,汪国良,主编.中毒急救手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