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6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30 浏览次数:409次
作者:谢克亮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广东 东莞 523750
【摘要】目的:研究内镜所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探讨其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经胃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及与各项检查的关系。结果:RE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2.02%,24~56岁,平均36.3岁。以中、轻度多见,重度少见。结论:中国人RE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以男性多见,程度多较轻,与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均有密切关系,仅依据症状来诊断RE的敏感性较低,内镜对R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食管炎,消化性,内镜检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ndoscoic diagnosis of reflux esohagitis (RE) cases, to exlore its endoscoic and 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To review our hosital in Setember 2007 and 2009 12-month eriod confirmed by endoscoy reflux esohagitis in 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of 69 cases. Analysis of atient's age, gender, concomitant diseases and the relationshi with the various checks. Results RE endoscoy of the total number of 2.02%, 24 ~ 56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36.3 years of age. To be in mild revalent and severe rare. Conclusion The revalence of Chinese RE lower than those in Western countries, male more common, more than a lesser extent, with stomach and duodenal contents reflux are closely related, based only on symtoms to diagnose the sensitivity of RE more lower endoscoy in the diagnosis of RE significance.
Keywords: esohagitis; etic; Endoscoy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了食管黏膜受损,以老年人多见,病情较重者会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甚至癌变。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标准之一。本院自2007年9月~2009年12月期间食管反流炎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其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21~81岁,平均51.7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3.9个月。均经内镜及病理确诊。可累及胃肠道症状的其他疾病相关疾病除外,半月内没使用过抑酸剂和其他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1.2 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中反酸、胸骨后痛33例,食管及胃酸反流25例,吞咽困难6例,剑突下痛23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病例、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共经过3462次胃镜检查,共69例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占2.00%。其中,男38例,女31例;年龄范围:24~56岁,平均36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3.9个月。
2.3 治疗:35例在服药后1周内,症状明显改善,2周消失。症状改善上腹痛、胸部不适及胸骨后缓解为明显。内镜下表现,根据分类标准[1-2]:1999年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研讨会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局限性;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Ⅳ级:溃疡或存在食管狭窄等并发性反应。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黏膜发生的消化性炎性反应。纤维内镜检查是其确诊的金指标。轻度食管炎在X线吞钡餐检查时易被漏诊;而重度损伤,如溃疡及狭窄与食管癌相鉴别,故本病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必要的。应主要根据病变的程度(由红斑到糜烂再到溃疡最终导致狭窄)和病变范围(局限到非环周到环食管)来界定反流性食管炎的组织损伤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不是分级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不呈平行关系,常症状较重而食管病变轻,或食管病变严重而临床症状却不典型,这与一些报道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内镜下Ⅱ、Ⅲ级病变应与其他食管炎,如霉菌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等相鉴别。Ⅳ级病变常易误诊为食道癌,需多处活检和细胞刷检,同时认真询问病史也是很重要的,还可以进行24 h试管内pH检测以协助诊断。临床研究表明:胃排空延迟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多见,被认为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之一[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胃肠激素的改变,其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升高,胃动素下降[4]。而血管活性肠肽升高可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胃动素降低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无影响。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是食管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炎黏膜攻击增强的结果。胃酸作为攻击因子,对食管黏膜的损害最为强烈,故抑酸是治疗本病的重要部分。本组亦发现部分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胃切除术后患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反流物的攻击因子是胆酸和碱性肠液。患者胃底黏液糊内常有大量胆汁,或残胃内见很多胆汁泡沫及胆汁斑块。推测十二指肠胃反流可能与GER有关,因此胆汁和肠液可以进入食管造成损伤,内镜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病变,并在治疗上注意碱性反流的防治。
中国人RE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以男性多见,程度多较轻,与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均有密切关系,仅依据症状来诊断RE的敏感性较低,内镜对R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Savary M.MillerG.The esoPHagus-handbook and atlas of endosoopy GassmanAG.Swizterland ,1978,4(34):135.
2 于中麟.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及写作治疗方案(试行).内镜,1993,10(01):48.
3 候晓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排空测定[J].中华内科杂志,1993,9(2):6.
4 王志军,梅懋华.胃肠激素[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