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药物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1-07-06  浏览次数:377次

  作者:赵金良 作者单位:225606江苏省高邮市车逻中心医院

  【摘要】   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雷尼替丁及安慰剂治疗106例HPAG,疗程2周。上述药物的Hp清除率依次为60.9%、40.0%、23.8%、4.6%及0%。克拉霉素组和阿莫西林组的HP清除率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果胶铋组和雷尼替丁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却无显著差异(P>0.05),胃炎好转率与Hp清除率完全一致,克拉霉素组最高(65.2%),阿莫西林组次之(40.0%),果胶铋组(19.1%)及雷尼替丁组(4.6%)无效。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Hp) 胃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

  资料与方法

  106例因上腹不适做胃镜检查,胃窦活检证实有胃炎且Hp阳性者。其中男5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39.8岁。胃镜检查前2周未用过任何药物。随机分组,用克拉霉素(23例)250 mg,每日3次:阿莫西林(20例)500g,每日3次;果胶铋(21例)2片,每日3次;雷尼替丁(22例)150mg,每日2次;安慰剂(20例)2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2周,停药24小时内复查胃镜并活检。各组年龄、胃炎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

  Hp检测:治疗前后分别取胃窦黏膜标本作尿素酶试验、Hp培养(用改良的SKIRROW平板)及Warthin~starry染色。治疗后3项检查全部阴性者为Hp清除。

  胃炎的观察:参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采纳的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分度标准,将之分为轻、中、重度胃炎。由专人采用双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 果

  克拉霉素组阿莫西林组的Hp清除率和胃炎好转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果胶铋组、雷尼替丁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进一步分析Hp清除率与胃炎好转的关系,在106例HPAG者中,28例Hp清除者的胃炎好转率(67.9%)明显高于78例审未清除者(12.8%,P<0.05),即Hp清除后胃炎明显好转。

  讨 论

  药敏试验表明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及铋剂敏感。而对硫糖铝、生胃酮、雷尼替丁、万古霉素等不敏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克拉霉素组及阿莫西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P<0.05),而果胶铋组及雷尼替丁组与安慰剂组无差异(P>0.05)。但HP密度减少的有效率克拉霉素组(69.7%)、阿莫西林组(55.0%)、果胶铋组(42.9%)与安慰剂组(5.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仅雷尼替丁组(9.1%)无差异(P>0.05)。胃炎好转率与Hp清除率完全一致,Hp清除后胃炎亦明显好转。

  不少文献报道铋剂能使Hp阴转。临床应用也支持铋剂对Hp有一定杀灭作用。笔者选用果胶铋治疗2周,其Hp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但Hp减少的有效率却有差异。推测可能与本组果胶铋中品种、效价不同以及疗程短等因素有关。如延长疗程4~6周,有可能提高其Hp清除率。

  综上所述,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是治疗HPAG的有效药物,雷尼替丁无效,果胶铋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笔者根据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应常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上慢性活动性炎症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理论上有可能预防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发展及胃癌的发生,还有资料显示少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也可取得改善。在我国HPAG十分普遍且无症状者居多,目前临床上多不采用单一药物而多采用三联疗法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如PPI+2种抗生素或铋剂+2种抗生素;根治率可达93%以上。因此为保证根除成功应选择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的联合治疗方案,否则治疗失败后由于幽门螺旋 杆菌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给再次治疗带来困难。

  目前推荐以PPI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这些方案中,PPI加克拉霉素再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方案根除率最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但价格较贵。近年幽门螺旋杆菌对甲硝唑耐药率迅速上升,可用呋喃唑酮代替甲硝唑,但要注意呋喃唑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和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对于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较困难,可换用另外两种抗生素,或采用PPI、胶体铋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