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早期预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08-18  浏览次数:420次

  作者:姜相君, 林惠忠 吕梅,宋琳琳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 1消化内科 2普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epsinogens,PG)I、PGⅡ含量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PGI、PG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癌术后患者PGI、PGⅡ的含量及PG I/PGⅡ比值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Ⅱ明显升高 (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 I水平有所下降 (P<0.05);胃癌患者PGI、PG I/PGⅡ明显下降 (P<0.01),胃癌患者术后及术后无复发患者PGI、PG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术后复发患者与胃癌术后患者比较PGI、PGⅡ水平都明显升高(P<0.01)。以PG I<35 ng/mL或PGI/PGⅡ<1.5为阳性指标,其确诊率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82.3%。结论:PGI、PG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胃癌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亚群,胃肿瘤,放射免疫测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pepsinogen(PGI,PGⅡ) level and gastric cancer. Method: Radioimmuno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and ratio of the PGI、PGⅡof the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gastric cancer and post 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 Result: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the serum PGⅡlevel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1). The serum PGI levels of gastriti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and the serum PGI levels and PGI、PGⅡ ratio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ere much more lower(P<0.01).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the serum PGI and PGⅡlevel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1)than those without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serum PGI and PGⅡlevels are valuable for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monitoring the re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KEY WORDS】 Pepsinogen•Gastric cancer•Radioimmunoassay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普查及胃癌术后定期随诊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癌及其他胃部疾病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epsinogens,PG)Ⅰ、PGⅡ含量变化,研究其与胃癌的发生及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PGⅠ、PG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6月—2007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与普外科门诊、病房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254例。其中男142例,女1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2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活动期胃溃疡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6岁;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2岁;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5岁;胃癌60例,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岁。所有病例按诊断分组。胃癌组早期胃癌13例,进展期胃癌47例;行全胃切除术3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22例;术后随访58例,其中全胃切除术后复发15例(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B超、CT发现胰、肝等处肿块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另择同期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2~68岁,均无胃十二指肠疾病史。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PGⅠ、PGⅡ试剂盒,购自北京佳科生物技术公司;XH-6020四探头放射免疫γ计数仪,西安262仪器厂生产;2.0R低温离心机,德国Hereaus Megefuge生产 。

  1.3 方法 首诊时抽取受检者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迅速冷冻,存于-20℃冰箱中待测。胃癌患者术后再次抽取静脉血。PGⅠ、PGⅡ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PGⅠ、PGⅡ含量的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含量明显增加, PGⅠ/PGⅡ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溃疡组血清PGⅠ升高明显(P<0.05), PGⅡ则变化不明显(P>0.05); 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与胃癌不同时期患者PGⅠ、PGⅡ含量的比较 胃癌患者血清PGⅠ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早期胃癌的变化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展期胃癌则下降更显著(P<0.01);PGⅠ/PGⅡ值在胃癌患者各期,尤其是进展期明显下降(P<0.05)。

  2.3 不同手术方式胃癌患者术后PGⅠ、PGⅡ含量比较 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PGⅠ、PGⅡ含量分别为(12.1±3.9)ng/mL和(7.1±8.0)ng/mL,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血清PGⅠ、PGⅡ含量分别为(26.6±14.6)ng/mL和(10.9±5.9)ng/mL,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PG含量明显低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P<0.05),但当胃癌复发时,血清PGⅠ、PGⅡ含量升至(145.6±0.5)ng/mL和(68.5±26.6)ng/mL,明显升高。

  综合考虑PGⅠ及PGⅠ/PGⅡ各临界值用于胃癌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以PGⅠ<35 ng/mL或PGⅠ/PGⅡ<1.5为临界值最合适,两者联合诊断时,灵敏度为72.5%,特异性为82.3%。

  3 讨论

  PG是胃黏膜消化腺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即胃蛋白酶的前体,依其免疫原性不同分为两个亚群,即PGⅠ、PGⅡ。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PGⅡ除上述细胞分泌外还来源于幽门腺及十二指肠腺。大部分酶原进入胃腔,但也有少量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故可以从血清中检测。

  本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高PGⅠ、PGⅡ血症可能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遗传因素和病因有关,其主细胞及壁细胞数量增加,胃酸和PG大量分泌。另外,是否由于胃部溃疡的发生使黏膜分泌的 PGⅠ、PGⅡ进入血液循环的机会增加,从而造成黏膜分泌的PGⅠ、PGⅡ血液含量上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增多有关,而且PG的分泌量与胃酸排出量相平行[1]。因此,可以认为高PG血症是易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标志之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本研究中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胃癌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但两组PGⅡ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可能与分泌PGⅡ的胃黏膜细胞分布较广以及幽门腺化生使PGⅡ产生增多有关。有研究认为,致癌因子使胚细胞中的胃蛋白酶原基因受损、突变,从而失去了分泌PGⅠ的能力,基因突变胚细胞又更新黏膜腺细胞,使PGⅠ分泌持续性降低,而PGⅡ主要在成熟的腺细胞产生,与癌细胞的分化关系不大,故PGⅡ变化不明显[2]。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全切病例血清PGⅠ、PGⅡ值非常低,胃全切后胃癌复发病例血清PGⅠ、PGⅡ值却明显升高,提示若血液中PG水平再次升高,则肿瘤有复发的可能,应进一步作胃镜检查。因为一般胃癌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受正常细胞分泌的影响,在血清中的变化无法检测,胃全切后如胃蛋白酶原再次上升则极可能为胃癌细胞分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PGⅠ、PGⅡ显著增高,其机制尚未明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部分有分泌功能的癌细胞转移增殖的结果,幼稚细胞的增殖使分泌PGⅠ的量增高,而PG Ⅱ的增高可能是由于高分化管状或乳头状腺细胞分泌所致[3]。由此提示转移的癌细胞与原发的胃癌细胞有同源异质性。本研究认为动态观察全胃切除术后PGⅠ、PGⅡ的变化作为判断胃癌手术后有无复发的临床指标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课题。我国胃癌的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而且胃镜检查不能作为常规的普检手段,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灵敏、准确的早期检测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数值及比值下降作为胃癌普查筛选的一项血清学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祥宏,朴玉华,王俊灵.血清胃蛋白酶原异常居民胃黏膜变化的随访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7):491-494.

  [2] 蒋孟军,肖志坚.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0,15(1):40-42.

  [3] 程兆明,张宇川,陈定涛.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