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方式对消化性溃疡影响的研究及护理干预进展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陈莉亚,钱桂香 作者单位:20002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消化科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非甾体类药物影响、胃排空延迟、胆汁反流、年龄、性别、烟酒、某些药物、情志、饮食起居、季节、维持治疗等诸多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形成与复发有关。而临床上有大部分消化性溃疡病人缺乏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当出现了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并发症后才来就医,并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不良生活方式及依从性差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种情况发生后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为提高愈合率、减少或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在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实践。
【关键词】 生活方式;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1-6676(2010)02-0086-03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全世界有估计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溃疡病。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命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人员将生命质量和客观测量指标如治愈率、好转率结合在一起,用来评估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对消化科临床医护人员具有指导意义。目前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使多数消化性溃疡在 4~6 周内治愈,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 的治疗使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有所下降,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治疗药物进展,不少方案均可使其绝大多数病例治愈,但消化性溃疡治愈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病因十分复杂,既有生物学因素如Hp感染 、疗程短未维持治疗、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较弱、溃疡愈合质量差,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等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的生活事件、情绪状态和精神创伤等,以上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起中介作用而导致复发。其中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服用NSAIDs类药物是复发的主要原因[1,2]。现就不良生活习惯对消化性溃疡影响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1 消化性溃疡的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e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两者之比为3:1。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为复合性溃疡,约占5%。临床表现不一,少数病人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的特点。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其他可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和(或)呕血、黑便等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3]。也可有失眠、多汗、脉缓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
2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
2.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有报道生活习惯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重要危险因素,报道显示吸烟与Hp感染相关。饮食中习惯常用甜食和烧烤者Hp感染率最高,可能与甜食和烧烤在胃内给Hp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关; 而常用酸性食物、绿色蔬菜和绿茶者Hp 感染率较低,可能与此类食物可使机体具有抗Hp感染作用有关。生活不规律和工作紧张者的Hp感染率明显增高, 说明生活不规律和机体劳累使机体免疫调节系统失控也是造成Hp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 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病因[5]。
2.2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饮食、生活不规律,吸烟、大量喝酒等均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甚至导致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并发症[6]。
2.2.1 饮食无规律 饮食无规律和暴饮暴食都可影响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嗜食零食,因为吃零食后刺激胃酸分泌,但由于摄入食物较少无需大量胃酸来帮助消化,多余的胃酸就会消化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本身,造成消化性溃疡[7]。而营养不良可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并可影响黏膜的修复。某些食品如油炸食品、烟熏、腌腊等及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均可刺激胃酸分泌而导致溃疡的发生[8]。
2.2.2 生活无规律 临床上常出现一些青年在过度疲劳、熬夜等终日处于紧张状态时出现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某些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人群,如汽车司机、空中交通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某些表现为"溃疡病性格"特征的人群,都容易使自己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之中,可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最后促使溃疡形成。
2.2.3 吸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溃疡病的发病率与每日平均吸烟量成正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2倍。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有损伤胃黏膜的作用,长期吸烟还可使胃酸分泌过多,使胆汁返流入胃而破坏胃黏膜;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根,中和胃酸的能力下降;并可造成黏膜中前列腺素含量降低,而前列腺素有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以上这些均说明吸烟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9]。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由于烟中的有害物质抑制了血清黏膜中 EGF的分泌,从而抑制了胃黏膜中的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10]。
2.2.4 过量饮酒 酒精对胃黏膜直接刺激而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减少胃十二指肠黏膜内的血流量,促使溃疡的发生及复发[2,11]。对有饮酒嗜好同时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更易发生溃疡病。
2.2.5 负性情绪 有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具有较强的抑郁、焦虑负面情感因素,其心理异常率为76.1%,较正常人群明显要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是消化性溃疡病人出现负性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精神紧张、焦虑和过分压抑等情绪可通过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通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进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12,13]。
2.2.6 负性生活事件 太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会使内分泌紊乱,从而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患者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缺陷,社会支持是个体用各种方法所得到他人物质上直接的支持或情感动机上的支持等。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且患者本人对支持的利用度也明显下降,存在社会支持缺陷的人对生活应激的态度较为消极,对负性刺激较为敏感,在遇到困难时很难从他人身上得到同情和支持,因此这类人更容易体验到负性情绪和产生应激反应。综合上述不良生活习惯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危险因素,加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复发及减少并发症,改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度,逐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3 护理干预
3.1 积极预防与治疗Hp 感染 预防Hp 的传播,向患者讲解 Hp具有传染性,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的传播。教育患者及家属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治疗期间实行分餐制,餐具专用[14]。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严重性、活动性、顽固性和复发性密切相关。因此遵医嘱按疗程服药和出院复诊,根治Hp治疗极为重要。在临床中发现,出院后只有半数患者能按医嘱服药和复诊,势必影响消化性溃疡的痊愈和对Hp的根治[14]。要提高Hp的根治率,减少溃疡的复发率,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住院期间应做好指导工作,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解Hp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
3.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2.1 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饥饱无常,利于溃疡面的愈合。适当控制调味品的使用,避免餐间零食、睡前进餐、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生冷、硬、粗纤维多、产气性食物)。控制盐和酱油、火锅、油炸、干硬的食物。忌浓茶、咖啡,饮食应细嚼慢咽,进食大米粥、细面条、面包、牛奶、豆浆、鸡蛋及纤维素较少的蔬菜;食物的温度应适宜,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等为主,各种食品应切细煮软[8,15]。
3.2.2 生活有规律 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加强自我保健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注意放松情绪[16]。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黑便等,应及时就诊。
3.2.3 戒烟 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性,烟草含有苯和焦油,还有多种能致癌的放射性物质。 吸烟还可能使胃溃疡恶化并减缓伤口愈合。同时还可导致肺癌、膀胱癌、口腔癌和喉癌, 吸烟会引起肺部、心血管、肠胃道的疾病和各种肿瘤以及加重糖尿病。指导吸烟患者戒烟方法,比如,当有吸烟冲动时,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或找些别的事做,外出散步等转移注意力。选择一些替代品,如口香糖、牙签、铅笔、勺子等来帮助克服以往每天抽烟时,手和嘴的重复动作。在过去总是吸烟的地方放置警示牌,例如:"起床时不要吸烟"、"饭后不要吸烟"等。告知患者刚开始戒烟的时候,由于血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以及心理和行为习惯尚无法马上适应,戒烟者会出现渴望吸烟、头晕目眩、胃部不适、便秘、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及失眠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综合征"。一般地说,这些症状在戒烟后2~3周后可自行消失。戒烟者可在开始戒烟后的1周内,适当减少工作,以便释放压力。
3.2.4 控制饮酒 向大量饮酒患者解释酒精对疾病的危害,同时要实施些措施避免患者接近有酒的环境,比如拒绝出席一些提供酒精的社会活动,走出家门远离酒精。并进行特殊关照,告诉患者家庭成员很为其饮酒问题担心,必要时使用些饮酒引起危害的例子。
3.2.5 心理干预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功能,学会积极应对方式,教会自我放松技巧,护理人员及家属为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生理障碍。开展对负性情绪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促进病人康复并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并对预防复发起积极作用。同时心理干预可以影响神经的可塑性,从而改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易感因素,起到防病治病的积极作用。
3.2.6 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引导和启发病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帮助他们康复。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支持,既要有客观支持,也要有主观情感支持,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庭支持对健康护理的重要性,取得家属成员的支持,并且鼓励其采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有利于减轻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生理障碍。并引导和鼓励患者应用社会支持系统,将会带来更好的疗效,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综上所述,尽管不良生活习惯对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影响,但目前社会人群对不良生活习惯与消化性溃疡的关联性缺乏认知,重视度不够,因此,通过不良生活方式对消化性溃疡影响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公众对消化性溃疡的认知度,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林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及预防.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93.
3 嫫刢佩.浅谈消化性溃疡的常见治病因素.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08,(1):205-206.
4 刘敏, 郑士全, 张林,等.生活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山东医药,2006,46(23):78-79.
5 凌江红,陈业强.炎症在消化性溃疡复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90-792.
6 罗素霞,刘仁莲,张修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14-1915.
7 汪晓艳,刘一鸣,季明惠,等.消化性溃疡病人负性情绪与自我管理知识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8,22(10):2556-2557.
8 王素娟.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治疗的护理.护理研究,2007,21(5):1333-1334.
9 穆立新,杨路.消化性溃疡复发原因的研究.临床研究,2009,47(5):46-47.
10 张绍荣,王霞.消化性溃疡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06,27(8):1273-1274.
11 蒋玲芳,朱美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63-4064.
12 张燕, 张伟, 魏以召,等. 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912-913.
13 楚瑞阁, 郑林华, 谢斌. 情志影响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进展.北京中医药2008,27(2):147-147.
14 姜丽英,汤云仙,马雪英.消化性溃疡患者出院后医嘱依从性的指导.天津护理,2006,14(2):79.
15 彭金玉.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中国医药指南,2009,7 (6):129-130.
16 黄寅,杨拯,曾理,等.生活方式对胃溃疡的发生与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08,1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