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4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朱晓岚 厉玉红 潘江静 作者单位:323900 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胃镜
自胃镜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治疗以后,其安全舒适性和医嘱顺从性倍受医患的关注。本院自2000年5月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自愿、心肺功能能承受为原则,1500例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男890例,女610例;年龄16~78岁,平均41岁。随机选择同期病例1500例作对照组,男900例,女600例;年龄19~77岁,平均40.5岁。
1.2 方法
术前禁食、禁水6h以上,开放静脉输液,常规面罩吸氧,流量2~3L/min,先注射芬太尼0.05mg,然后静脉注射异丙酚,速度为40~60mg/min,首剂90~150mg(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必要时追加0.3~0.5mg/kg,待患者呼之不应,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后常规胃镜检查,应用SPACELAB多功能监护仪检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检查中和苏醒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应用SPSS 8.0软件,行χ2检验。
2 结果
异丙酚麻醉前、中、后呼吸循环变化见表1。绝大多数患者血压、心率的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不需处理,但有1例注药后发生血压持续下降低于90/60mmHg,经静注麻黄碱10mg后回升至正常范围。有2例注药后心率低于60次/min,给予阿托品1mg静注后迅速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呼吸频率的减慢在正常范围,血氧饱和度在全程吸氧下能维持平衡,不需处理。表1 异丙酚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 (略)
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没有发生罕见的穿孔、大出血、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无痛胃镜组有6例患者注药时发生注射部位疼痛,但持续时间短,麻醉药起效后疼痛消失,不需特殊处理,减慢注药速度和选择较粗静脉注药可减少疼痛。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见表2。表2 不良反应情况表(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镇静麻醉药物的发展和内镜技术的进步,现已有多种镇静麻醉药用于辅助胃镜检查,芬太尼是当前最常用的麻醉镇痛药,不仅抑制躯体疼痛,对内脏疼痛与不适也有拮抗作用[1]。异丙酚作为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具有可控性强的优点,有明显抗呕吐反射及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减轻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反应,但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大,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或暂停[2,3],故在应用中注意速度和剂量的控制,充分给氧,严密监测。
本研究中,普通胃镜组100%的患者有恶心,12.6%的患者发生呕吐;而无痛胃镜组,极少发生恶心、呕吐,提示无痛胃镜舒适性高,检查过程平稳,与报道结果一致[4]。另外,无痛胃镜组中未见贲门黏膜撕裂和下颌关节脱位,亦可能是其呕吐反应罕见所致。无痛胃镜检查组咽喉肿痛、胃擦伤等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十二指肠擦伤的发生率却比普通胃镜高,这可能是两者操作过程中的特点所致,分析如下:(1)无痛胃镜插入食管容易,咽喉部损伤概率少,检查期间患者全身肌肉松弛,不会使舌头紧贴胃镜体部引起插镜困难,且双侧梨状隐窝,声门等解剖部位容易清晰显示,镜前端因“盲进”擦伤口咽部的概率减少。且因呕吐罕见,由此引起的胃内容物和胃酸反流减少,反流物对口咽部粘膜的化学性侵蚀减轻。(2)无痛胃镜检查容易通过胃底和幽门,操作中不慎擦伤胃粘膜的概率降低,同时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不会呕出注入的气体,胃蠕动减少,幽门摆动幅度小,有利于操作者通过胃底、进入幽门等一连串手法的准确可靠。与之相反,普通胃镜操作引发的恶心反应使十二指肠向口端逆蠕动,其总纵径线变短,镜先端绕过十二指肠上角弯曲部到达十二指肠降段相比于无痛胃镜容易,这样使十二指肠被不慎擦伤的概率减少。普通胃镜组呃逆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能与异丙酚,芬太尼等镇静麻醉药改变了呼吸系统对刺激的敏感性有关[5,6]。另外,资料显示无痛胃镜组中,发生呛咳的患者伴有较高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提示伴发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增加无痛胃镜呛咳发生率,机制尚不清楚。总之,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的常见并发症有着不同的发生率,并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麻醉状态下胃镜操作方式的特点和镇静麻醉药有关。
【参考文献】
1 徐灿霞,姜希望,唐五良,等.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3):327~330.
2 梁彪,周海燕.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的临床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301~302.
3 徐灿霞,姜希望.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327~330.
4 杨运萍,续富伟,刘宏伟,等.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行无痛胃镜3000例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04,33:699~700.
5 Machotta A.Anaesthetic management for endoscopy of the pediatric airway.Anaesthesist,2002,51:668~678.
6 Radaelli F, Terruzzi V, Minoli G. Extended/advanced monitoring techniques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2004,14:33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