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5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许良璧, 车筑萍, 项一宁, 陈万伟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消化内镜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黏膜切除术; 超声内镜; 活检
在胃肠镜的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反复数次内镜检查及活检,有时甚至是深取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增加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1]。因此,在胃肠镜检查的同时,获取足够有价值的标本,对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和病理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5例多次胃肠镜下活检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Sucosal Resection,EMR)以及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最终明确诊断。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胃肠镜下多次活检不能明确病变性质的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40~71岁。2例男性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每例接受检查2次,3名女性患者共进行胃镜检查9次,其中接受胃镜检查最多的1例患者在5个月内进行检查5次。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上述患者进行EMR术,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在EMR术前均进行内镜超声检查。
1.2 方法
分别使用OlympusUM2R UMG2029R超声小探头或OlympusUM200型超声内镜,在病变部位进行超声探查,协助了解病变来源及浸润深度,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之后进一步行EMR术。1例患者2次肠镜检查后,因内镜下判断病变较浅,直接于典型病变处进行EMR术。
EMR术方法:根据内镜下表现或(和)超声探查的结果,选取典型病变部位,将内镜注射针经内镜活检孔刺入病变边缘的黏膜下层,多点注射1/万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每点1~2 ml,注射后可见病灶隆起,周围组织发白,以内镜送入圈套器,连接OlympusPSD30高频电发生器,套取隆起组织行黏膜切除。将切下的组织由内镜取出,大头钉固定切除组织,标明切除部位及组织方向,送病理检查。其中1例患者因超声内镜探查考虑胃窦隆起为息肉,将病变完整切除。
2 结果
2例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病例1,患者3月前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复查肠镜发现直肠距肛门8 cm处,直径2.3 cm半球形广基黏膜下隆起,表面溃疡形成,超声内镜提示为黏膜下层低回声病变,内部回声均匀,固有肌层完整。EMR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类癌,切缘及残端均见类癌组织,见图1、图2。病例2,肠镜下除直肠以外,全大肠散在小结节样白斑,部分区域病变融合成片,最大约1.5 cm×2.0 cm。EMR活检示慢性血吸虫病。
3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病例3,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大弯见约1.7 cm×1.0 cm隆起,表面渗血。超声内镜显示隆起为黏膜层低回声,黏膜下层基本完整,部分区域黏膜肌层不完整。病例4,首次胃镜发现胃窦2个隆起及2个溃疡,活检示慢性炎症活动(+)。18 d后复查胃镜发现胃窦体交界黏膜充血水肿,环周狭窄,胃镜未能通过狭窄处,散在不规则浅溃疡、糜烂,病变处胃壁僵硬,蠕动消失。超声内镜于胃窦体交界处进行超声探查,病灶处胃壁明显增厚,胃壁1~3层层次消失,呈中等回声,固有肌层完整。胃壁外结构探查不清。根据EMR结果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窦体交界低分化腺癌(含黏液腺癌),巨块型,侵及胃壁全层。病例5,患者于5个月中行5次胃镜检查,最初胃镜显示胃内多发糜烂,随后复查中发现病变发展,显示1条黏膜皱襞肿胀明显,波及胃底、胃体,表面见散在糜烂,粗糙明显,部分区域呈小结节样,蠕动欠佳。常规胃镜活检5次均为慢性炎症表现。超声内镜于胃体病变处探查,见胃壁明显增厚,以黏膜下层为主,层次尚完整。胃体EMR术后病理示慢性炎症,轻度肠化,息肉样增生,淋巴组织增生。因患者有胃癌家族史,强烈要求行剖腹探查,切除胃壁显示胃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并糜烂及浅表溃疡形成,淋巴组织轻度增生并少数淋巴滤泡形成,胃黏膜下水肿明显,见表1。病例号 胃肠镜主要表现 活检结果 超声内镜主要表现 病理结果1(肠镜) 直肠黏膜下隆起 慢性炎症 黏膜下层低回声占位 类癌 2(肠镜) 大肠黏膜白斑 慢性炎症 未进行超声内镜 血吸虫肠病3(胃镜) 胃窦局灶隆起 未活检 黏膜层低回声占位 增生性息肉4(胃镜) 胃窦体溃疡黏膜僵硬 慢性炎症 胃壁增厚,1~3层结构消失 粘液腺癌 5(胃镜) 胃底体皱襞粗大、糜烂 慢性炎症 胃壁增厚,层次完整 慢性炎症
3 讨论
EMR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获取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不能诊断的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2]。进针时一般可选择在病变边缘的口侧或肛侧,通常在口侧,这样手术时视野清晰[3];另外,进针深度最好能达黏膜下层,一般每点注射1/万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2 ml即可,这样如有需要时也可将病变完整切除。一般选择混合电流,本组采用的电凝和电切电流的输出功率是25 W,注意不要使用大额电凝电流,以免组织电凝影响检查,同时也减少穿孔发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所获取的标本已能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通常该法所获取的标本直径约0.6~1.2 cm,最大可以达到1.5 cm,标本厚度至少可以达黏膜肌层,大多可以达黏膜下层。
EMR术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和穿孔,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均禁饮12 h,禁食24 h,术后24 h没有明显腹痛或出血后开始进食半流质,2~3 d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EMR术后应适当给予止血和补液支持治疗,术后适当静脉给予抑酸治疗。
超声内镜临床适应症广泛,可以鉴别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来源与性质[4]。本组1例直肠隆起性病变和1例胃窦隆起性病变,就是将EMR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来进行比较,超声内镜准确判断病变来源,并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例3患者内镜下显示胃窦隆起,因病变边界不清,不能排除黏膜下隆起时未进行盲目的活检,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后考虑病变为胃息肉的可能性大,EMR术将病变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增生性息肉。通常情况下大多胃息肉在胃镜下即可诊断,不需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但部分息肉边界不清时,需要与黏膜下隆起相鉴,可采用超声内镜鉴别诊断。另外部分息肉较大时,需要注意有无息肉癌变情况,或考虑早期胃癌(I或Ⅱa型)的诊断,均可考虑采用超声内镜协助诊断。
胃镜检查中时常遇到粗大的胃黏膜皱襞,当常规内镜活检阴性时,可以采用超声内镜。近期文献报道的超声内镜显示第2、3层增厚时应进行EMR术活检,对于病变的最终诊断有决定性作用[5]。超声内镜测正常的胃壁厚度为0.8~3.6 mm,因此当胃壁厚度超过3.6 mm,尤其超过4 mm时可以考虑为黏膜皱襞粗大[6]。张静等[6]报道粗大的胃黏膜皱襞中48.4%是胃的恶性病变(胃癌和恶性淋巴瘤),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病例5,患者反复内镜活检阴性,超声内镜示胃壁增厚,尤其以黏膜下层增厚明显,但各层结构尚完整,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行EMR术,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手术后病理结果基本与EMR术一致。这说明超声内镜显示胃壁增厚,但结构完整时,提示胃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当超声内镜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消失时,高度考虑癌的可能。病例4超声内镜结果提示1~3层结构消失,胃壁增厚,最厚处为7.9 mm,提示胃癌可能,而且病变在短期内发展较快,出现胃腔狭窄,也预示病变预后欠佳。但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固有肌层和外膜完整,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这说明在判断病变浸润深度情况上,还需要积累经验。
对于病变较浅的,常规内镜活检阴性的,可以优先考虑EMR术,术前不需要超声内镜检查,这样即缩短诊断时间,又可以减少医疗花费[7]。病例2诊断为慢性血吸虫病,EMR术后病理显示多数钙化的血吸虫虫卵位于黏膜肌层以下,在常规内镜下活检未能发现病变。有研究认为对怀疑血吸虫肠病病例需要多部位活检可以明确诊断[8]。但在该患者的各病变肠段的小结节病变及融合成片的病变处活检共6块组织,结果均为阴性;而慢性血吸虫肠病中钙化的血吸虫虫卵主要存在黏膜下层,因此对怀疑慢性血吸虫肠病患者必要时应进行EMR术以供诊断需要。
胃肠镜活检是消化道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等同于外科病理。因此应该强调内镜活检方法,当内镜活检结果为阴性,不能解释病变时,应及时的采用EMR进行大块黏膜活检,在超声内镜指引下活检,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缩短诊断时间,又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历.重视对胃肠病变的活检诊断[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1):68-70.
[2]赵洪川.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5(5):131-133.
[3]刘思德,姜泊,周殿元.结肠镜下标准粘膜剥离切除术(EMR)技法与经验[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3):169-171.
[4]金震东.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5-9.
[5]Hunt GC,Smith PP,Faigel DO.Yield of tissue sampling for submucosal lesions evaluated by EUS[J].Gastrointest Endosc,2003(1):6-72.
[6]张静,丁士刚,周丽雅,等.胃黏膜皱襞粗大的胃镜表现特点及病理诊断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2):145-147.
[7]喻强,朱晟,杨浩华,等.腹腔镜微创治疗胃良性疾病手术方式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9):26.
[8]郭洁,沈磊,沈志祥,等.血吸虫肠病的内镜诊断及病理特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