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进展
发表时间:2009-08-03 浏览次数:786次
作者:孙玉凤 姚希贤
【关键词】 消化不良 消化内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具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至少4周以上,而各种客观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恶性肿瘤、胰腺或胆道疾患等。临床常表现为早饱,也可有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烧心、恶心、呕吐、腹胀等,相当于中医学之“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西医治疗多根据症状采用促胃动力药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具有消除症状快、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显示出较好趋势。
1 病因病机认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其中以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较为多见。患者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致肝气失于条达,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其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 [1] 。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有的可兼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症状。宋建平等 [2] 认为FD临床多存在脾虚兼邪、虚实夹杂。陈寿菲等 [3] 对有关报道2118例FD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按中医辨证分型,以气滞型为最(38%),虚寒型次之(36%)。吴永华 [4] 通过观察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认为心理障碍与FD的发病和疗效有关。江波等 [5] 对56名健康和56例FD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FD症状量表测评,探讨FD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结果:SCL-90评分对比,显示FD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治疗前精神症状与健康人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证实FD与精神症状相关。
2 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治疗FD取得良好疗效。顾兴江等[6] 将246例FD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郁化热型和脾胃虚寒型3组,分别以舒肝和胃丸、龙胆泻肝丸、附子理中丸治疗10日,于治疗前后应用B型超声和X线机分别观察胆囊形态及胃排空情况的变化。结果246例FD患者治疗前胆囊增大154例(62.6%),胃排空减慢205例(8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3组治疗后胃张力、胃蠕动、胃空腹滞留液、幽门管开放及胃排空指标恢复正常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证明FD发病与胃动力障碍和胆汁排放有关,中医辨证施治有显著疗效。符日芳 [7] 对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内镜下排除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0例用芍药甘草汤加味,另一组48例用普瑞博思治疗,疗程2周,结果显示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6.6%(P>0.05),对上腹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5%、45.0%(P<0.05),表明芍药甘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略优于普瑞博思。谷中红 [8] 应用实时超声显像法进行胃排空时间测定,观察中药胃回归煎剂对FD患者胃排空时间的影响,结果中药胃回归煎剂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及临床症状。孙维峰 [9] 采用中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50例,并与吗丁啉进行对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物实验证明升降汤能明显增强小鼠胃肠蠕动,具有胃肠动力作用,其作用强于吗丁啉;升降汤又能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强烈运动,而吗丁啉则无此作用。提示升降汤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也是其治疗FD的机制之一。宋建平等 [2] 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制成的痞满消冲剂(主药为党参、半夏、厚朴等)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FD等,以反复发作的痞满为主症、中医辨证为虚实错杂者61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1.8%,胃电图检查表明本药能使患者偏低的胃电频率、幅值提高。吴永华 [4] 用柴胡解郁汤治疗FD伴心理障碍患者,以吗叮啉片加多虑平片作为对照,疗程4周,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结果治疗组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陈磐华 [10] 用自制中药消痞和胃合剂观察治疗50例FD患者,并设对照组50例,用普瑞博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胃电图变化,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FD的临床症状及胃电图节律,P>0.05。王启之等 [11] 将112例FD患者随机分成四磨汤治疗组,西沙必利治疗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3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四磨汤治疗2周与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76%和72.97%,西沙必利治疗2周与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77.78%,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联合治疗2周与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94.87%,高于单独使用(P<0.005)。证实四磨汤和西沙必利是治疗FD较有效的药物,两药联合治疗可提高FD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徐进康 [12] 应用西沙必利加中药消痞助运丸治疗FD38例,与单用西沙必利治疗34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5%)(P<0.05)。于长久 [13] 以西沙必利(西药组),香砂养胃丸(中药组)及两药合用(中西组)治疗FD运动障碍型各32例,有效率分别为78.13%、65.56%、87.5%,中西组较中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各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西沙必利、香砂养胃丸均对胃节律紊乱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中西药合用可提高疗效。曹小菊等 [14] 对72例FD患者应用加味柴胡汤和吗丁啉治疗,并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0.28%,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总之,西医治疗FD,主要应用胃动力药或全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普瑞博思(西沙比利)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尚需配合胃粘膜保护剂、抑酸剂等,用药繁杂,且用药日久有一定毒副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行气药与某些健脾理气药具有促动力作用,其促动力作用与西药相当,另外又具有全身调节作用,而乏副反应,具有良好开发前景。在中医药治疗FD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FD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本,配合促胃动力西药,取二者之长,标本兼治,故能取得良好疗效。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药治疗FD的作用及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FD提供理想药物及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俞均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3例.黑龙江中医药,1998,1:20.
2 宋建平,葛素明,杨德法.痞满消冲剂治疗脾虚兼邪型痞满的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8):689-690.
3 陈寿菲,黄可成.功能消化不良2118例临床治疗特点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3):139-141.
4 吴永华.柴胡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心理障碍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7):399-400.
5 江波,林江,张一凡.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6):424-426.
6 顾兴江,魏怀宗,谭善瑞,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胆囊形态及胃功能影像学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7):295-297.
7 符日芳.加味芍药甘草汤与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2):321-322.
8 谷中红,王先银,王巧云,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时间测定及胃回归煎剂对其疗效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724-726.
9 孙维峰,徐伟,康国治,等.升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3):145-147.
10 陈磐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治疗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0):895-896.
11 王启之,田怡,徐希岳.四磨汤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1):29-31.
12 徐进康.西沙必利加中药消痞助运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疗效观察.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8):828.
13 于长久.西沙必利、香砂养胃丸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交通医学,1999,13(1):34-35.
14 曹小菊,吉海旺,罗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