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14  浏览次数:1054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分析张挥民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特别对老年人危害较大,故应重视老年溃疡病的防治。本文对我院近三年经胃镜或手术证实的100例老年性溃疡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2004年1月~2006年12月阳新县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占同期的各年龄组消化性溃疡总数的15.5%,其中25例经手术证实,7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

    1.2  病种分布  100例中,十二指肠溃疡44例,胃溃疡49例,复合溃疡7例;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26例,胃溃疡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9.6∶1。

    1.3  伴发病  100例中有50例伴有其他病,其中伴有心脑血管病32例,还有25例因其他疾病住院经检查发现胃溃疡。

    1.4  病变部位  49例胃溃疡中,病变位于胃体29例,胃角14例,胃窦6例;单发溃疡26例,多发溃疡2个病灶10例,3个病灶6例,3 cm以上的巨大溃疡7例。

    1.5  临床表现  100例中,临床表现具有规律性疼痛者34例,无规律性痛38例,无痛性溃疡20例,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10例。

    1.6  并发症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4例,幽门梗阻11例,胃穿孔5例,胃溃疡癌变3例。

    1.7  治疗及转归  内科保守治疗72例,均病情好转出院。主要用药: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不同药物治疗组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药物治疗患者有效率73%,手术治疗25例,其中22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3例因癌变手术,并有1例术后死亡。

    2  讨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尚缺乏准确的统计,本组比例占同期消化性溃疡病例总数的15.5%,且并有心脑血管病或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资料表明:老年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具有以上消化道出血为初发症状就诊者占10%。

    本组100例溃疡病中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男性多于女性,溃疡发生率高与合并动脉硬化、长期吸烟、其他疾病或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因素,导致胃黏膜的屏障防御功能减弱有关。

    胃溃疡中,胃角部溃疡发生率较高,但老年溃疡多见于胃体部,本组胃溃疡占59.2%,而胃角及胃窦部分别占28.6%与12.2%。表明胃溃疡有随年龄增长,而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向上扩展而使部位有逐渐上移的趋势。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缺乏规律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老年人感觉迟钝,对疼痛反应力差。(2)伴有慢性胃炎。本组合并萎缩性胃炎占41.5%,炎症可破坏黏液-黏膜屏障,削弱黏膜的抗酸能力形成胃溃疡,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使溃疡的症状缺乏典型性。(3)老年人胃排空能力差,常因胃酸反流而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出现胸骨部位烧灼样痛或剑突下、肩胛区、颈部等部位疼痛,使之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心绞痛。(4)胃体溃疡较幽门溃疡轻,甚至无症状,病变累及浆膜层时才有症状。以上是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凡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肝炎的老年人,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消化不良症状、缓脉、出汗及流涎、吞咽困难、清瘦等症状,在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不典型消化性溃疡,并应及早予以胃镜检查。老年性溃疡愈合慢,易复发,特别易合并出血,显然与老年人合并动脉硬化、黏膜蜕变及血流量减少使胃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溃疡面深大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上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复发。为了预防复发而应用长疗程维持治疗,必然涉及长期应用水杨酸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在老年人胃酸减少的情况下,长期大量用可使胃酸过低致不良后果。故应首选保护或增强胃黏膜屏障的药物与水杨酸药物并用以增强疗效。对于复发性溃疡,除了部分严重的溃疡患者须考虑长疗程维持治疗之外多数宜采用间歇治疗,而后根据病情变化决定出采用长疗程维持治疗,至于药物剂量的选择只要半量能足以控制症状,就不宜选足量剂量治疗。当然,应尽量避免选用引起头痛、头晕、心律失常、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的药物,而宜应用不良反应少、常规量亦不会引起胃酸抑制不足或过度使用水杨酸药物,同时应治疗伴随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对于促进溃疡愈合十分重要,已有学者报道糖尿病得不到控制,溃疡亦难以愈合,故应重视伴发病的治疗。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及心脏病,故抗胆碱类药物应慎用,对于久治不愈或合并大出血的患者,一旦内科治疗无效应及早手术。此外,有学者认为溃疡局部考的松注射或激光照射疗法可试用于老年难治性溃疡。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