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263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908次
作者:黄隽,孙晓滨【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严重。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并对老年及中青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263例,男191例,女72例,男女比2.65∶1,平均年龄51岁(15~86岁)。按≥60和<60岁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老年组107例,平均70岁(60~86岁),中青年组156例,平均37岁(15~59岁)。
1.2 方法 251例为胃镜诊断(FUJINON EVEW-88A),12例因穿孔行手术诊断,所有胃溃疡患者均行组织活检,活检为良性并未行手术治疗的胃溃疡患者随访1年排除胃癌。全部患者均询问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史,241例取胃窦黏膜组织1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既往有胃癌病史、应激性溃疡、吻合口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血液疾病所致出血的病例除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如有必要,采用Yates校正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老年组有典型症状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溃疡特点 263例溃疡中,胃溃疡93例,十二指肠溃疡132例,幽门管溃疡12例,贲门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17例。两组患者溃疡发生部位的构成比较见表2。另外,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胃多发溃疡分别占13.1%和5.1%(14/107 vs.8/156,P=0.022),溃疡直径≥2 cm者分别占17.8%和9.0%(19/107 vs.14/156,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分别占8.4%和10.9%(9/107 vs.17/156,P=0.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溃疡中恶性27例(占10.5%),其中老年组恶性胃溃疡24例(占22.4%),中青年组3例(占1.9%),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例恶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证实为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壁。
2.3 并发症 老年组81例(75.7%)伴有其他慢性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骨质疏松等;中青年组29例(18.6%),主要为慢性肝炎、高血压、尿路结石和肝硬化等,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2.4 Hp感染及NSAIDs相关的溃疡 241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总阳性率71.4%,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Hp阳性率分别为74.8%(89/119)和67.1%(5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与NSAIDs相关的溃疡共54例,占2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分别为35.5%(38/107)和10.3%(1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比较表2 两组溃疡的构成比较
2.5 治疗与转归 235例良性溃疡患者中,12例溃疡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痊愈;12例幽门梗阻患者有8例经内科治疗好转,4例行手术治疗;98例出血患者有90例经药物和内镜止血治疗痊愈,7例因内科治疗无效或再出血行手术治疗,其中老年组6例,中青年组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老年组1例因基础情况差,不能手术而死于失血性休克;113例无并发症患者均行根除Hp和抑酸治疗,91例(80.5%)症状完全消失,22例(19.5%)明显好转;45例(19.1%)治疗后半年至1年症状复发,其中39例复查胃镜,有23例发现活动期溃疡。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和心理因素发生明显的改变,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增加趋势。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报道增多,典型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特征性症状,临床上较易诊断,但老年人临床上典型的病例表现不多。本组老年人有典型腹痛占4.8%,中青年组占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报道相近[1,2]。这是由于老年人胃黏膜普遍呈退行性变,且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胃黏膜血流减少,呈慢性进行性营养不良,导致对溃疡疼痛的敏感性降低[3]。本组资料显示,老年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占47.6%(51/42),中青年人好发于十二指肠,占62.8%(98/34)。符合随着年龄增长,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DU/GU)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与老年人生理上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常有胃黏膜萎缩,致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减退,易受损害。胃肠平滑肌退行性变,胃动力功能减慢,致食物郁积胃内,胃泌素分泌增多,刺激胃酸分泌,致胃溃疡的形成[2]。 本组中,老年人胃角、胃体、胃底溃疡占29.9%,中青年组占18.5%,提示高位溃疡多见。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胃泌酸区与幽门腺区之交界区上移,胃溃疡发生于胃体或邻近贲门增多之故[4]。另外,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中胃多发性溃疡分别占13.1%和5.1%,溃疡直径≥2 cm分别占17.8%和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老年人发生胃多发性溃疡和大溃疡多见[5]。这是由于老年人因胃黏膜防御功能减退,加之伴随其他疾病,降低机体抵抗力,以及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生长,服用一些药物掩盖症状,致使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大而深。本组资料中,老年组81例(75.7%)伴有其他慢性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骨质疏松等,中青年组29例(18.6%),主要为慢性肝炎、高血压、尿路结石和肝硬化等。另外与NSAIDs相关的溃疡共54例,占20.5%,老年组也显著多于中青年组。老年组的这类患者由于有上述疾病,常需长期服用抗凝、解热镇痛或扩张血管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降低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流等功能,不仅削弱了黏膜屏障,而且直接损伤黏膜,使黏膜的损伤和防御机制失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6]。在治疗和转归中,有7例因内科治疗无效或再出血行手术治疗,老年组多于中青年组,这与老年胃黏膜结构萎缩、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胃黏膜修复功能减退等有关[7]。本组资料中,胃溃疡中恶性27例(占10.5%),其中老年组恶性胃溃疡24例(占22.4%),中青年组3例(占1.9%),与国内报道相近[8]。对于胃溃疡癌变患者,手术是其首选,但老年患者全身状况欠佳,如代偿能力差,对较大的溃疡、复合性溃疡合并大出血或穿孔的,如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手术为宜。同时还应积极治疗溃疡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上升,已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对老年人的不典型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早给予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1 陈璐,万强,石道玉.青年人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比较分析.四川医学,2001,22(1):61.
2 刘嘉眉,李瑜元.784 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03-2204.
3 张玉平.252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B):1953.
4 曾德珍.132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2):62.
5 葛惠英.消化性溃疡904例临床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3):10-11.
6 史维.消化性溃疡病诊治进展.四川医学,2003,24(12):1315-1316.
7 蔡彦.老年人消化性溃疡75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04,25(2):11.
8 冯丽英.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新医学,2005,36(1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