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结核病学》

肺结核患者合并精神症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1219次

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肺结核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与此同时,大量关于肺结核治疗过程中产生精神症状的报道也浮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对于患有肺结核患者的家属,若患者并发精神症状无异于雪上加霜。笔者就肺结核患者合并精神症状进行原因分析并尝试寻找积极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肺结核患者,男73 例,平均年龄43岁,女28例,平均年龄45岁。这101例患者中有 3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男21例,女 11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在进行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进行心理治疗等积极的护理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于患有合并精神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在初期使用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进行对肺结核的治疗。在出现合并精神症状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以下治疗:在得到医生的允许后服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进行治疗,医者在此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若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保持患者病房内的安静整洁的前提下,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由于精神变化而引起的不良饮食现象,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每天能够进行合理膳食。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会进行适度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安全护理、治疗药物的护理等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 结果

2.1 精神症状的原因比较:见表2。2.2 护理效果:对照组治愈5例,无效4例,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而对于实施积极护理对策的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4例,没有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正常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年龄、链霉素与吡嗪酰胺的使用剂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此相反,观察组的异烟肼的使用剂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从数值上不难去思考致病因是否与异烟肼的用量有关。在推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找与理论分析。由于异烟肼的穿透力很强,导致其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脊液中,从而会导致人体中枢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的含量减少,出现相应的精神症状,产生不良反应。由此观之,医生们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异烟肼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异烟肼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因为使用剂量过高而产生的合并精神症状[2-3]。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除进行传统护理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护理治疗。针对患者精神状况有异于正常人,容易出现大幅度波动的状况,适度的安全护理还是必要的。患者会出现自伤、自杀、伤人等暴力现象,因此对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加强安全检查。在对精神症状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联合、早期、适量、规律、全程治疗的原则,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以避免联合用药时出现胃肠道反应以及肝功能损害。在小夹板固定的前提下静脉注射抗痨药物,最好设专人看护。采取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以及心理正向引导等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且配合医生的治疗与工作。在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对比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仅仅实施传统方法护理的对照组,结果足以说明,良好的护理工作以及适度的心理干预可以对肺结核合并精神症状患者的病情产生较好的正面影响。

4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

[2] 赵澎涛,武孝芝.中西医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85.

[3]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

[收稿日期:2013-05-05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