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09 浏览次数:815次
2008年5月12日一场空前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四川大地发生了,给灾区人民身体及精神健康等方面均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索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我们选取“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对其治疗效果作出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⒛08年6月12日至2012年9月30日收治的来自地震灾区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7~61岁(中位数38岁),病程3~26年(中位数11年),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1];经我院精神科会诊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APA,DSM—IV TR,20O0)制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地震相关PTSD;②大于17周岁;③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④近期未进行心理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⑤无脑损伤。排除标准:①经历过其他非地震创伤;②合并精神障碍者。每位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两大组,即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及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对照组即采用如脱离过敏原、氧疗、甲基泼尼松龙40mg bid×3d,继而口服强的松1mg/kg×4d、沙丁氨醇雾化吸人、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每一研究对象人组时均被问及是否愿意进行心理干预,愿意的进入干预组,不愿意的进人对照组。据上述方法分配结果,对照组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干预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对照组急性中度发作8例,急性重度发作12例,干预组急性中度发作7例,急性重度发作13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心理干预方法共进行7d`心理干预治疗。由同一个精神科医师设计和制定访谈计划,并具体实施。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内容,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并通过人际互动关系模型的访谈获得进展。
1.2.3治疗终点本研究设定的治疗终点为治疗后7d。检测评估在7d结束后即第8天进行。
1.2.4判断指标所有人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记录FEVl%pred、PEF%pred,填写ACQ5量表、PCL C,抽外周血查血常规(包含EOS)。到治疗终点时再复查以上指标。
1.2.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以J±s表示。对两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填写PCL C、ACQ5量表,进行肺功能测定,记录FEV1%pred、PEF%pred,抽血查血常规(包含EOS),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值分别为0。493、0,468、0。412、0.198、0.071,P值均>0,05,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对照组及干预组分别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到达本研究的治疗终点后复查以上指标。干预组的PCL C、ACQ5、FEV1%pred、PEF%pred测定数据较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值分别为0,036、0.033、0,032、o。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OS改善不明显,P值为O,513,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干预组PCL C与ACQ5、FEV1%pFcd、PEF%pred、EOS之间的相关分析:干预组中PCL C与ACQ5呈正才目关('=0.61),与FEV1%prcd、PEF%pre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0.57),与EO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
3讨论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地震由于其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损害程度严重、救治困难而成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经历地震的整个过程、目睹灾难惨烈的场面、饱受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的痛楚、压在废墟下的极度恐惧、身体损伤带来的巨大痛楚以及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等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的丧失而引发对未来生活的绝望或迷惘等,对地震幸存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引起部分人延迟出现精神障碍且长期持续而导致PTSD,其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高警觉性及焦虑以及对与刺激相关的情景的回避和社会功能受损。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学异常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而精神情绪的异常也常常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从医学模式由纯粹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体与环境的关联性及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心理-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MasOn等[3]及Yellucla等发现许多PTSD患者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困子增高,外周血皮质醇激素水平降低而推测存在HPA轴的过度激活,由于负反馈作用,最终表现HPA轴的过度抑制。Wong[5]发现慢性PTSD存在Ii6、Ii10等Th2型细胞因子增加的情况,即Th2“漂移”现象,表明PTSD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这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支气管哮喘与PTSD合并存在(即共病)提供理论依据,亦为两者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本研究发现对于地震所致的PTSD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心理干预与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联合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干预组的一些支气管哮喘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如:ACQ5、FEV1%prcd、PEF%pred较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组PC⒈C与ACQ5呈正相关,与FEVl%pred、PEF%pred呈负相关,患者从心理干预中获益较多;此外还观察到喘息、气促等支气管哮喘症状减轻或消失后,PTSD的一些症状亦有明显好转,PCIC评分改善,推测积极的心理干预通过治疗性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创伤,改善高警觉性及忧郁、焦虑等症状,间接作用于免疫等系统,促进其趋于正常化而达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较快缓解;而对于支气管哮喘,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抗炎治疗,由于提高了机体皮质激素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PTSD的症状(当然,喘息、气促等支气管哮喘症状的控制也有利于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有助于PTSD的治疗。
然而,心理干预后EOS改善不明显,干预组PCIC与EOS无直线相关关系,是否与疗程较短或者`心理干预本身就对哮喘患者EOS影响不大等有关呢?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这种研究很难做到随机,所以结果的可靠性还需后续的研究支持。而本研究立足于探讨心理干预通过作用于PTSD进而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对于PTSD的具体影响将是我们下一步深人研究的目标,旨在促进患者达到心、身、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此外,干预方法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进行随访研究。最后,研究者认为该研究有可能对PTsD合并支气管哮喘治疗模式的拓展及创新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177-185.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Text Revision DSM-IV-TR[J].American Psychiatric Pub,2000.943.
[3]Mason JW,Giller EL,Kosten TR.Urinary free cortisol levels in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atients[J].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86.145-149.
[4]Yehuda R,Bierer LM,Schmeidler J.Low cortisol and risk for PTSD in adult offspring of holocaust survivor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0.1252-1259.
[5]Wong CM.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dvances in psychoneuroimmunology[J].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2.36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