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28  浏览次数:785次

  作者:李晓岩,王新福,郭金明,屈建新,陈会然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荣军医院(李晓岩、王新福、郭金明、屈建新、陈会然、田红梅、张亚红);河北省迁西县中医院(张书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薛华)

  【关键词】 抑郁症 生活质量 因素

  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近来倍受关注的问题,抑郁症的治疗目的是回归社会,有建议将生活质量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1]。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所用工具、研究标准不尽相同。WHOQOL100是在近15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数年的通力协作研制而成的,并已在37个地区中心进行了考核,在中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测量中国人的生活质量[2]。WHOQOFBREF是在WHOQOF100的基础上研制的简化量表。本文将WHOQOFBREF应用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结果的不同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2006年3~11月间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障碍诊断标准,首次入专科医院诊治。本组共99例,男42例,女57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6±11)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23±25)月;农村52例,城镇25例,城市22例;已婚73例,未婚19例,离婚5例,丧偶2例;文化:文盲1例,小学 22 例,中学45例,大专及以上31例;民族:汉族89例,其他10例。

  排除标准:伴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有酒精和药物依赖者;哺乳期、妊娠或有可能在试验期间怀孕的妇女;严重药物过敏史者;30 d内参加其它药物临床实验者;入选前4周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无人监护或不能按医嘱服药者。

  1.2 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 QOLBREF)进行调查,统一指导语。 调查表由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结束时独立填写或在医师指导下填写。治疗药物为两种作用原理不同的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甲磺酸瑞波西汀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治疗期间可合用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改善睡眠。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周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实验期间观察不良反应,服药后2、4、6周评定不良反应评定表(TESS)。观察时间共6周。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和治疗因素的影响

  抑郁患者在症状未缓解之前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在“差”与“很差”之间,且不满意。经系统抗抑郁治疗6周后显示,无论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因素、生存质量自我评分等均有显著改善,P<0.01,见表1。表1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略)

  2.2 生活质量与HAMD,HAMA和TESS的评分的关系 研究开始时HAMD评分与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呈负相关(β=-0.271,P<0.01);与生理因子评分呈负相关(β=-0.226,P<0.05)。HAMA评分与环境因子负相关(β=-0.207,P<0.05)。治疗第6周时HAMD和HAMA与WHOQOLBREF各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1)。本组患者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小,药物不良反应未影响到生活质量。

  2.3 影响生活质量的其他因素

  年龄、婚姻、文化和住址对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影响也是不同的。治疗开始时年龄越大,健康主观感受越差,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主观感受越好,越接近城市,健康主观感受越好。治疗6周后,生活质量因子较前出现变化,年龄越大,心理、生理和环境的评分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心理、环境和健康自我评分越高,住址与环境评分有关,越靠近城市,环境评分越高。已婚患者健康主观感受好于未婚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无差别。生活质量与病程、性别、新型药物种类无关。

  3 讨论

  抑郁症被称为“心理杀手”[3],抑郁障碍可显著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症状未缓解时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因素评分较低,其中社会功能损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能力缺乏或下降、出现婚姻不和谐及亲子关系问题等[4],在经过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各个因子均有显著改善。

  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初期和6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因素、生存质量自我评分等各个因子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的各个因子评分与HAMD和HAMA呈负相关,尤以治疗后第6周显著(P<0.01),显示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受症状影响,随着症状的缓解,生活质量随之提高,也说明生活质量更多的是个体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客观指标(如住房)的优劣不能完全代表生活质量的高低,而生活质量恢复情况可以作为疾病转的归指标。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年龄、婚姻、文化和住址对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生活质量的因子影响不同,年龄与生活质量的健康主观感受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健康主观感受越差,提示高龄患者自我感觉不良,疾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文化程度与健康主观感受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健康主观感受越好,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疾病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并能够接受医生的建议,因此心理负担较轻。婚姻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已婚患者通常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但也可能相反,结果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之一是卫生服务机构的完善和就医的方便,患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被理解接受等,在本研究结果中有体现。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郝元涛.生存质量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肿瘤,2001,10:6971.

  2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现代康复,2000,4:11271129.

  3 余展飞,谢桐华主编.战胜人类第一杀手—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13.

  4 江开达,郭晓云.重视抑郁症的残留症状.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2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