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712次
呼吸内科疾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急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好转,形成恶性循环,对身体健康和生活治疗均造成严重影响[1]。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多发与老年人,并发疾病多,身体素质差,极易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需要加强监护和抢救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46例,女34例;年龄40~88岁,平均62岁;病程1~20年,平均10年。原发疾病情况: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0例,支气管哮喘22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癌2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中、变化快,需要加强病情观察,及时给予支持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情绪冷漠、烦躁不安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②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对出现低血压、循环和神经系统紊乱等情况的患者加强呼吸、脉搏、心率等常规生命体征监测。③加强呼吸情况观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障碍现象,需要加强观察。若出现呼吸慢而浅,则考虑为碱中毒;若出现突然过慢或过快,则考虑呼吸衰竭早期症状;若呼吸快而浅,考虑为肺部感染;若呼吸长且深,则考虑为酸中毒。对患者呼吸情况加强观察,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原因判断,采取针对措施,调节吸氧量[2]。
1.2.2 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病房的安静、舒适,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中,通过光线的设置和装饰物加强病房的温馨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根据药敏检查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保证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采用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每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和按摩,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对排痰困难患者给予吸痰处理,确保无菌操作。
1.2.3 机械通气的护理:机械通气是呼吸涅克常用的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机械通气的记录,对患者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记录,观察适应患者的呼吸机供氧压力和频率,随时的进行调整;对康复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呼吸机的康复训练,间接性接收呼吸机的治疗,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主,直至患者血氧饱和正常,呼吸正常为止;停用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做好观察,若过快的停止呼吸机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肌疲劳的现象。
1.2.4 药物治疗护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严格遵医嘱给药;严格控制氨茶碱等药物的使用剂量,防治不良反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和来年患者的心率监测,对兴奋剂类和糖皮质类药物使用前后加强监测观察;以雾化吸入或静脉滴注为主要的给药方式;建立专业静脉通道进行特殊药物的给药。
1.2.5 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患者状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容易出现悲观、消极、封闭和暴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及时详细的解答;对患者讲解病情治疗的和研究的最新情况,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不同时期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多进行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3]。
2 结果
本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80例患者中治愈44例(55%),好转30例(37.5%),无效4例(5%),死亡2例(2.5%),住院时间7~42 d,平均21 d。
3 小结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且多以老年人居多,并发基础疾病多,极易在短时间内进行危重状态,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急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加强机械通气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治愈44例,好转30例,有效率高达82.5%,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由此表明,对于重症呼吸内科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参考文献
[1] 李 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7):158.
[2] 廖蒲英.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常见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75.
[3] 万晓莉,刘福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