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0例中的抢救效果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72次
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措施下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佳,患者可在短时间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合并有呼吸衰竭发生,需要临床给予及时救治,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BiPAP正压通气的救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3年3月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均经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同时排除面部畸形不能佩戴面罩机械通气患者、呕吐频繁患者、严重胃肠胀气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气道阻塞患者、不愿意参与本试验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9岁,平均(48.9±5.9)岁。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茶碱类药物静脉滴注,给予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同时应用祛痰类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BiPAP呼吸机下通气治疗,即为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S/T模式,吸气时气道正压为14~2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力设定为4~6 cm H2O。对患者动脉血气进行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撤除呼吸机,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如果病情无缓解,此类患者要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检测本组患者通气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情况,观察通气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变情况。主要观察通气治疗前和通气治疗48 h后pH值、PaO2和PaCO2的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中途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本组治疗48 h后pH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48 h后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48 h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指哮喘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无效或呈爆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容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在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抢救措施中,机械通气治疗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的治疗措施,其中无创正压通气被广泛应用[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需要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有效的避免了有创通气治疗时的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通气和通气模式正常进行,人机对抗较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较少,由于是无创患者容易接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说话进食等。在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判断通气治疗成败,如果无创通气2 h内血氧情况没有改善,或者反复波动,说明无创通气治疗无效,可改为有创通气治疗[2-3]。本文中,本组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治疗48 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缓解,无一例患者中途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说明BiPAP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值得借鉴。
4 参考文献
[1] 植荣昌,刘小燕,刘知陶,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29(4):353.
[2] 孙君红.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1010.
[3] 杨 丽,刘双林,王关蒿,等.常规治疗加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20): 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