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50次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他们通过阻断细菌的转肽和移位过程,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都常应用于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1]。为评价两者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笔者选择160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与红霉素组,每组80例。阿奇霉素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25~70岁,平均45.5岁。红霉素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25~70岁,平均4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阿奇霉素组第1天用阿奇霉素0.5 g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第2~7天用阿奇霉素0.25 g加葡萄糖注射液,1次/d,采取静脉滴注,同时要求减慢滴注速度,总疗程为7 d。而对照组红霉素组用乳糖红霉素1 g溶入1 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滴注速度如同阿奇霉素组,总疗程也是7 d,两组均未加用其他抗生素,而且两组均采用对症治疗方案,同时要求记录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阿奇霉素组发生不良反应有 4例,占5%,其中患有轻度头痛者1例,腹部疼痛伴有恶心1例,其他2例均只有轻度恶心、腹部不适、食欲不佳等。而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有10例,占12.5%,有头痛5例,轻度静脉炎者 2例,伴有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者2例,有血压轻度升高现象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服红霉素对胃酸的分泌非常不稳定,肠溶型药物的利用率就更差,而且消化道不良反应明显,红霉素代谢时有细胞色素 P450的参与,容易引起肝功能的损害。而阿奇霉素是一种对酸较稳定,也具备更稳定的化学性质,是有15环的含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后极少被胃酸消化,而是从十二指肠被吸入,吸收后能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降低初始血清水平,却使组织浓度远高于其血清浓度[2]。它被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摄取保留,当出现局部感染症状时就激活巨噬细胞转移到感染的组织细胞,然后阿奇霉素就被高浓度释放进而防止细胞的转肽过程,进一步阻碍细菌合成蛋白质[3]。根据本项临床试验研究,和红霉素比较,阿奇霉素含有较广的抗菌谱,组织浓度也高,抗菌效果也更强,半衰期长达46 h等特点,仅需1次/d,口服,用药方便,可显著缩短治疗疗程,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价格相差较远,尽管两种药物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的成本可较为接近,但相同成本下的疗效根据分析就显而易见了,患者好的快其住院时间就短,这样也为患者节省了经济支出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此外,阿奇霉素较红霉素不良反应少而且症状轻微,也无血、尿、肝肾功能实验室常规检查异常变化。本研究中,阿奇霉素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不良反应率为5.0%;红霉素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率为 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阿奇霉素不但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周 锐.口服阿奇霉素与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19.
[2] 刘 燕,何奎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12):1541.
[3] 李小红.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95.
[收稿日期:2013-04-07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