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602次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免疫力相对低下,咳嗽反射功能及呼吸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咳嗽无力,痰液黏稠,易造成支气管阻塞,致 并发症发生。解除支气管痉挛,利于痰液排出,并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科在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性药物治疗同时,联用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及胸部超短波理疗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住院收治的90例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 29例,女19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两组年龄6个月~5岁。两组间病例数、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除外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等疾病,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发热、肺部有哮鸣音及小水泡音。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常规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驱动吸 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用法为布地奈德0.5~1 mg加生理盐水2~3 ml,以氧流量5~6 L/min驱动吸入,2次/d,10~15 min/次,疗程为5~7 d。超短波理疗,2次/d,10~15 min/次,疗程5~7 d。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7 d,发热、咳嗽、咯痰、气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好转:治疗7 d,发热、咳嗽、咯痰及气喘减轻,肺部啰音减少。无效:治疗7 d后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热、气喘、咳嗽、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828(58.33)16(33.33)4(8.33)91.66对照组4815(31.25)21(43.75)12(25.00)75.00表2两组症状体征平均持续时间(x±s,d)组别例数发热气喘湿啰音住院天数治疗组481.66±0.562.43±1.134.90±1.647.23±1.34对照组483.15±1.353.66±1.347.06±2.329.26±2.52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痊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2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见表2,治疗组在发热、气喘、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3讨论小 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占住院病例的2/3。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是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狭窄,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气道干燥,导致痰液黏稠,小儿支气管平滑肌狭窄,咳嗽反射差,咳嗽无力,炎性反应产生分泌物易导致呼吸道阻塞,致通气功能障碍,此时除积极抗感染对症 治疗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布地奈德是一强效的局部抗炎药物,其抗炎活性是氢化可地松的600倍,针对性强[2]。氧气雾化吸入通过高压纯氧将布地奈 德药物形成微小雾粒,气雾粒表面携带很多氧和药液,随呼吸进入患儿呼吸道更易沉积于小气道和肺部,呼吸道局部浓度高,直接起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 管痉挛、有效升高OI、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且药物较少进入血液循环,同时还避免了全身使用皮质激素用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3]。联合超短波理疗使患部置 于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病变部位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互相摩擦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4],促进 炎性分泌物的吸收,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5]。患儿只需被动配合,使用方便。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4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43.[2]戴家熊,韩连书.小儿哮喘[J].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174.[3]马友凤,麻晓.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J].中华全科医学,2011,7:1073.[4]蔡海欧,何艳艳.超短波并药物治疗小儿肺炎54例[J].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学学报,2002:4.[5]熊伟,黄桂尧.肺部超短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