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迭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76次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造成劳动力丧失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心脏疾病,并是第4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该病的 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此病的发生与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比如工作环境粉尘大、具有化学物质、吸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由于该病患者多,病死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院采用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COPD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诊治标准,其中男65例,女25例,年龄52~80岁,平均68岁,病程2~10年,疾病程度Ⅲ~Ⅳ级。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奇偶分为1组和2组,各45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炎、抗感染、祛痰、解痉等对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组:在1组的基础上给予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按50 μg /500 μg比例混合而成),1吸/d,2次/d,疗程同于1组。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包括临床症状(咳嗽、呼吸、肺部啰音等)、PaO2、PaCO2,并测定患者肺功能改善。 1.4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PaO2上升或PaCO2下降在10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PaO2上升或PaCO2下降5~10 mm Hg;无效:以上几项无明显改善。肺功能测定:治疗2个疗程后测量患者的FEV1、FVC、FEV1/FVC。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1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2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肺功能改善比较: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比较(x±s) 组别 FEV1(L) FEV1/FV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1组 1.6±0.2 1.65±0.2 48±7.2 58±8.1 2组 1.58±0.2 1.8±0.3 49±7.0 52.5±7.4 3讨论 COPD是一类以进行性、不可逆性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总称,我国目前此类患者已超过3 800万,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如此醒目的数据向人类的健康敲响了警钟。由于生活环境不断被污染,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日益增加,加之很多工种中需要长期接触烟尘或有刺激性的物质,以上刺激均可导致肺泡发生炎性反应,如果炎性反应持续存在,则可导致明显的损害。如白细胞积聚于炎性反 应的肺泡区域并释放各种酶而损伤肺泡壁的结缔组织;烟草可破坏气道内毛发样细胞致肺脏防御功能进一步受损。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 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漏诊。有调查表明,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2/3处于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加上大众知晓率低,漏诊率比较高,到 症状明显入院诊治后,很多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损伤较大,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由于肺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因此其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以及延缓肺功能下降[2]。舒利迭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炎性反应是 COPD常见的病因,其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参与发病过程,进而释放IL-8、TNF-α、LTB4等炎性介质和细 胞因子,引发一系列反应。丙酸氟替卡松能够参与炎性反应,控制靶细胞基因转录,可起到抑制炎性反应因子的作用。同时该药脂溶性高,对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能力强,在病灶处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低,且能够提高β2受体的敏感性。而沙美特罗同样具有高度脂溶性,能够轻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通过激活相关的酶反应,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堆积及活性,从而发挥抗炎作用[3]。此外还可加速糖皮质激素受体向细胞核的移位,进一步提高抗炎效果。舒利迭将两者按一定比例合成,可显著提高抗炎效果,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达到了治疗的最终目的。通过本组研究, 无论是患者症状还是肺功能都有明显改善,笔者建议使用。 4参考文献 [1]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61-1269. [2]中华医学会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 [3]李明.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7(15):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