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30 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7  浏览次数:439次

  作者:栗全英,仝涛  作者单位:同煤集团三医院,山西 大同 037017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低钠血症30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感染、缺氧、器官功能减退等多种原因常出现低钠血症,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严重的原发病所掩盖,且不易与代谢性脑病等相鉴别,故早发现、早治疗极为关键。现对2001年-2007年收治的30 例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 例患者中,男28 例,女2 例,年龄69~81 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 例,脑梗死或脑出血后遗症8 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3种疾病者17 例,2种疾病者10 例,1种疾病者3 例。

  1.2 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患者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2],低钠血症标准为血清钠<135 mmol/L。

  1.3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除具有重症肺炎的典型症状外,均伴有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血清钠均低于130 mmol/L,其中恶心、呕吐、纳差7 例,精神萎靡、烦躁及头昏、头痛14 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和嗜睡13 例,出现呼吸衰竭者18 例。

  1.4 实验室检查

  30 例患者中,血清钠120~130 mmol/L 12 例,110~120 mmol/L 15 例,低于110 mmol/L 3 例。血气分析:Ⅰ型呼吸衰竭6 例,Ⅱ型呼吸衰竭12 例,混合性酸中毒5 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7 例。

  1.5 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控制感染,消除诱发因素,治疗基础疾病,同时给予口服氯化钠胶囊(食用氯化钠时每粒约0.5 g)或静脉滴注10%氯化钠。静脉补充氯化钠公式:钠需要量(mmol/L)=[(目标血清Na+浓度-实际血清Na+浓度)×体重(kg)×0.6][3]。当天补充值为理论值的1/2量再加生理需要量4~6 g,其余可在第2天后视电解质情况补给。高渗液补充不能过快,避免血钠升高过快,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2 结 果

  30 例患者,经治疗后25 例病情好转,死亡5 例,病死率16.7%,均死于感染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低钠血症。

  3 讨 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往往并存多种基础疾病,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基础疾病加重,往往掩盖低钠血症表现。严重的低钠血症往往是预后恶劣的指标[4]。本组30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均有低钠血症,考虑有以下原因:病重时,进食少,钠摄入不足,此时若合并有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呕吐可进一步加重钠摄入不足;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严重肺部感染可发生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征,血浆ADH浓度增高使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高碳酸血症,CO2潴留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同时抗利尿激素、心钠素共同参与,导致水肿和稀释性低钠血症;合并有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减少,位于肺静脉、左心房、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感受器兴奋,使ADH分泌增多,造成水钠潴留,加重稀释性低钠血症,同时,在心功能不全时,利尿剂的使用,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量减少,体内钠量不足。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钠下降的速度、程度及持续时间。本组患者血清钠在110~130 mmol/L时,仅有恶心、呕吐、反应欠佳、嗜睡,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重症肺炎的一系列表现所掩盖;当血清钠<110 mmol/L时,出现神志淡漠、恍惚、嗜睡等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脑梗死或肺性脑病;血清钠在115~125 mmol/L的低钠血症患者,给予口服食盐胶囊,每日约4~6 g,疗程3~5 d,隔日复查电解质,疗效满意;对于血清钠<115 mmol/L的重症肺炎患者,往往伴有严重酸碱平衡紊乱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等),在按前述静脉补液公式进行补钠的同时治疗原发病,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积极纠正酸碱失衡紊乱,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维持多器官功能,如出现低钠性脑水肿,加用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疗效好。

  老年重症肺炎易并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往往纠正低钠血症与抢救多器官功能治疗相矛盾,最终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高。故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严密监测电解质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65165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01203.

  [3]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47654.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19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