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肺坏疽18例诊断及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1  浏览次数:440次

  作者:张淑波  作者单位: 吉林扶余,扶余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18例肺坏疽的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18例肺坏疽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化验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诊断。结果 对18例肺坏疽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诊断明确后即实施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很好。实践经验证明,临床与X线、化验及病理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肺坏疽的诊断率。

  【关键词】 肺坏疽,X线,化验,病理,临床诊断及分析

  肺坏疽目前很少见。肺坏疽是肺组织局限性坏死、液化形成空洞。发病原因多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气梭形菌及螺旋体所致。厌气菌感染脓肿,进一步发展恶化也可形成肺坏疽。下面将我们10多年来诊治的18例肺坏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18例肺坏疽患者中,男9例,女9例,男女比为1:1。患病年龄:最大52岁,最小26岁,26~30岁1例,31~35岁2例,36~40岁3例,41~45岁3例,46~48岁4例,49~52岁5例。

  1.2 临床表现 18例肺坏疽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升高。其中:有2例发病急骤,高热体温可达40℃;有4例咳嗽,吐泡沫样痰,体温达39.1℃;有4例咳大量脓痰,痰中带有小血丝,体温达39.5℃;有8例精神萎靡、胸痛、食欲减退,白细胞数量增加,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显著。体温均在38.9~39.5℃之间。

  1.3 实验室检查 18例肺坏疽患者白细胞均显著增高。其痰在检验杯中分三层,上层为泡沫样,中层为浅绿色,下层为棕绿色沉淀物。痰液涂片检查,发现有小片状的坏死肺组织,同时可见到弹力纤维。

  1.4 病理检查 肺坏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局限型,二是弥漫型。(1)局限型:坏死的肺组织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形成清楚的边境线。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发病部位:多发于右肺,右肺中下叶多见,上叶少见。外围区多于中间区。坏死肺组织初呈棕绿色,随之液化形成空洞。洞壁薄而不规则,内含绿色的恶臭液体。邻近的肺组织充血,常形成实变,其外围显著水肿。肺小叶血管极易发生栓塞,引起广泛坏死。(2)弥漫型:很少见,可侵及一个肺叶的大部分。肺组织变为恶臭的绿色坏死物,其中间凹凸不平。

  1.5 X线表现 肺坏疽的局限型和弥漫型的X线表现是不同的。局限型的病变阴影边缘比较清晰锐利,而弥漫型的病变阴影边缘模糊不清。本组18例肺坏疽均为局限型。其中有6例患者病变发生于右肺中下野、中外带区内。患者胸部照片上,可见右肺中下野大片密度度增高的阴影,在大片阴影中,均可见2个6cm×6cm及1个3cm×4cm大小之空洞,呈阶梯样排列。空洞内有较大的液平面,液平面上有气体存在。有4例患者病变发生于右肺中上野,中外带区内。可见右肺中上野大片阴影,阴影密度浓淡不均。在大片阴影中,可见两个空洞上下斜行排列,空洞内可见有液平面,液面上含有气体。有6例患者X线片上,均显示有大片浓淡不均之阴影,在阴影中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形成。分别为3cm×2cm、2cm×5cm、6cm×5cm大小之空洞。洞内有液平面。空洞呈阶梯样排列。X线胸透下观察,洞内液平面可随患者体位变化而移动。还有2例患者病变发生在左肺野中外带区内。X线照片上均显示:左肺下野中外带区内有大片浓淡不均之阴影,阴影中有2个4cm×5cm及1个4cm×3cm大小之空洞,洞内有液平面,液面上可见含气征象。弥漫型肺坏疽,本组无1例。但其X线征象为:云絮和云雾。云絮如漂浮的云朵,云雾似毛刷扫过的表现。

  1.6 鉴别诊断 肺坏疽初期的X线表现甚似肺浸润,故而必须与大叶性肺炎和肺结核相鉴别。

  1.6.1 与大叶性肺炎相鉴别 肺坏疽初期时,其病变的阴影周围境界不清,中间部分密度增高。而大叶性肺炎的阴影、密度比较均匀。

  1.6.2 与肺结核相鉴别 肺坏疽显示几乎无结构的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阴影,而肺结核显示为浓度深浅不一的模糊阴影,其结构较复杂。

  2 结论

  本病变发展迅速,病灶早期即可坏死,液化形成空洞,此为肺坏疽的典型特征。全身症状衰弱、发热、速脉、白细胞增高,痰液恶臭,痰量多及口臭,是肺坏疽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肺坏疽的分型、X线及实验室检查要领。临床与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相结合是诊断肺坏疽的重要方法,可大大提高肺坏疽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龚怀强,陈搏渊.小儿肺坏疽脓胸的诊断与治疗.山西妇幼卫生,2000,11(1):4-5.

  2 龙江,王华光.AIDS重叠感染肺结核并发坏疽性阑尾炎1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4): 6039-604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