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08-02 浏览次数:375次
作者:周铁燕 作者单位:青海西宁,青海民族大学校医院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心理因素
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应激的适应反应能力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心身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最大。在实际工作中,来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都表现出精神波动大,焦虑紧张、强迫等心理障碍,同时易受外界因素对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常见的这类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哮喘,尤其是神经精神性哮喘,如: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胸闷、膈肌痉挛等。
1 心理因素
对呼吸道生理功能影响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会有条件反射性的咽部不适感或剧烈咳嗽的反应改变,这种紧张因素能改变人的行为,引起惊人的自发反应和情绪变化,如:愤怒、焦虑不安等。反之,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也能影响调节情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紧张因素会影响人的防御功能。致病菌较容易侵入体内人并在体内增殖,而使机体感染致病。如:在门诊可见到个别对变应原过敏的孩子,在家里哮喘病一再复发,一旦离开家庭,即使变应原依然存在,但孩子却都不再发病了。这说明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心理因素起了作用。
2 社会环境和应激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也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生活,其所处环境、文化程度、家庭、个性、道德规范等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经过大脑评价的情绪反应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不论积极的情绪反应或消极的情绪反应,都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和矛盾(包括自然和社会灾难、生活事件、家庭和单位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人的心身健康,人若经常处于这种紧张所致的生理状态,就会使躯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甚至整个组织系统出现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可引起胸闷、气短、呃逆、哮喘等,例如:2008年4月—7月,笔者在门诊接诊了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1例,均为成人。前者因家庭生活受到挫折引起哮喘病发作,当给予行为疗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后,哮喘很快缓解;另外一名女性患者与单位同事发生争吵后哮喘病发作来我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精神松弛疗法,哮喘得到缓解。以后经过反复的心理疏导及精神疗法(未再用任何药物),患者的哮喘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这也充分说明了心理因素在呼吸系统尤其在支气管哮喘病中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维系和运转,需要有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当应激(指一切可以引起机体内部失衡的有害刺激,可来自物质的或精神的;也可来自身体内部生物变化的)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负荷的界值时,就会引起体内机能失衡而产生精神或躯体的疾病,有时同一疾病在不同人影响反应不同,对症状的严重性、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是否进行保健也会有影响。
3 如何接诊呼吸系统
疾病的病人在接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时,医生首先尽力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疾病,在询问病人病情过程中,必须以委婉的、不受限制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果医生语言不当,态度不良,指导不对,医患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变得消极,不但能增加病人的疑虑,加重病人的痛苦,还可能产生“医源性心理障碍”使病情加重。另外,许多患者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对治愈有着不现实的期望,一些有持久不消退症状的病人会产生不正常的病态行为,拖延或加重了症状群,甚至有些病人对医生过高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脱节而引起的反感,同样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这就要求医生要以自己的医技和临床诊治效果来体现自己的职能和水平;同时,根据获得初步材料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判定出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和与病人交待预后,加强病人的依顺性,治疗疾病信心及配合治疗,提高病人对医生信任度。诊断思路:首先要根据患者呼吸道症状做出定性和定位的判断,掌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等等。注意患者有无精神心理因素的参与及影响程度,指导和制定一个个体化治疗方案,医生应该要理解病人的焦虑与期待,制定病人信任及能够积极参与的治疗计划。
4 治疗方法
4.1 行为治疗 社会工作者、家人及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实施行为治疗能减少他们的不安、焦虑紧张,教导病人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使他们控制自己的治疗过程,放松心情。如:生物反馈行为治疗能减少部分造成临床疾病的紧张因素,可以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症状,对治疗哮喘等躯体疾病有明显疗效。
4.2 心理治疗 如果病人有可治疗的心理障碍时,应考虑心理疗法,对有病态心理的病人首先要了解病情,收集资料,让病人倾诉自己的问题和痛苦,鼓励病人要信任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对有紧张情绪的病人采取持续期干预疗法,使病人重建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沟通,除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病原微生物吸入肺部造成病害外,焦虑忧郁、神经过敏、睡眠障碍、疑病等因素都能导致人心身疾病的发生。若排除心理障碍的因素,对患有各种不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临床上可根据慢性感染的因素、流行病学、物理、化学因素及过敏反应等进行抗炎,对症治疗;同时,让患者积极合理应对不同程度的社会生活事件,调整认知评估,避免或减轻负性情绪,从而激发机体的整体反应系统,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