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ICU和内科病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情况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邓辉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31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下呼吸道感染,内科病区

  [摘要] 目的:了解在ICU与内科病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以方便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的ICU及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8株,占51.6%;革兰阳性球菌74株,占21.4%;真菌93株,占27.0%。结论:加强ICU和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非常必要,可指导临床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Analyze of Pathogen Distribution of Under Respiratory Way Infection of ICU an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

  DENG Hui

  (Jiangmen Wuyi Hospital of TCM, Jiangmen, Guangdong 529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distributio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in ICU an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it is significant for empirical use of anti microbial agents in clinic. Methods Review the data of all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ICU an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 between August 2004 and August 2005.Results A total of 1 050 strains isolated from which the Gram-negative bacilli were predominate (51.6%):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21.4% and fungi for 27.0%.Conclusion It is so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checking out of pathogen of low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ICU and internal medicine dipartments that can guide the experiential treat.

  Key words:Intensive care unit;Pathogen;Under respiratory way infection;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

  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普遍滥用、各种侵入治疗的广泛使用,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在ICU与内科病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动态掌握菌群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更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我们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的ICU及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ICU和内科病区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包括痰、支气管冲洗液等,其中ICU有190份标本,内科860份标本共1 050份。

  1.2 方法

  1.2.1 培养方法

  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的要求进行培养分离。

  1.2.2 药敏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琼脂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作药敏测定。结果判断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 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4年版标准。

  1.2.3 鉴定仪器

  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细菌鉴定分析仪。

  1.2.4 统计学方法

  χ2检验。

  2 结果

  2.1 从1 050例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出345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2.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8株,占51.6%;革兰阳性球菌74株,占21.4%;真菌93株,占27.0%。病区之间病原菌结构情况。

  2.2 病区之间的菌株分布情况

  (注:取前三位细菌)。ICU和内科病区的菌株分布科别(略)注:铜绿(铜绿假单胞菌)、肺克(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大肠埃希菌)、金葡(金黄色葡萄球菌)、表葡(表皮葡萄球菌)、溶葡(溶血葡萄球菌)、热念(热带念珠菌)、白念(白色念珠菌)、清酒(清酒念珠菌)。

  3 讨论

  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占51.6%,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1.4%,虽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仍需要继续跟踪调查;真菌占27.0%,有明显上升的趋势。ICU的总阳性率远比内科病区高得多,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究其原因主要是ICU收治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外伤或大手术后,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且在救治过程中有各种侵入性治疗、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这些都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当然ICU多使用支纤镜取材,也增加了深部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几率[1]。菌株结构,从表1、表2可见,两个病区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到51.4%和51.7%,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这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就占了7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条件致病菌成为主要的致病菌,这与患者住院前已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大量杀灭,耐药菌株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有关,这种抗生素的选择应用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2,3]。本次调查中,两个病区的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ICU的阳性比例与大多数同类文献一致。但内科病区的表皮葡萄球菌占阳性球菌的50.0%,远远高于占23.5%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革兰阳性菌的主要感染菌种,其上升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人体微生态环境平衡失调,细菌耐药性增强,使条件致病菌致病几率增高[4]。加上内科病区的患者来源相对于ICU来说比较广泛,而表皮葡萄球菌的来源主要是社区性的,这可能是内科患者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比例较大的原因之一。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占了绝对优势,内科病区尤其如此。口腔是人体最复杂的微生态区,真菌的感染往往从口腔开始。当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时,口咽部常驻白色念珠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我们的经验性治疗更要以病原菌的流行病学为依据,尽量避免因菌群失调导致的真菌上升势头。在获得病原菌和药敏资料之前,病区内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的分布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导临床控制感染控制病情的经验性治疗。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每一个病区内细菌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临床在获得病原菌之前的经验性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让患者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丘美娇.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1):2223,28.

  [2] 张亚莉,杨云滨,汪能平,等.危重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20123.

  [3] 郑瑞强,杨毅,邱海波,等.综合性ICU获得性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13.

  [4] 汪小娟,李碧云,黎玉坚,等.下呼吸道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2):106,10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