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16  浏览次数:711次

  作者:刘秀兰,雷秀芬  作者单位:053200 河北省冀州市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脑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4 d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水肿带的缩小及神经功能缺失改善。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急性脑出血;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占脑血管病的首位[1]。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市友博制药厂生产,2 ml/支)治疗急性脑出血56例,并与常规疗法的56例比较,从临床疗效、影像学方面对血肿大小、血肿周围水肿面积进行观察,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将入选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9±6)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叶15例,丘脑8例,小脑4例;出血量10~39 ml,平均出血量(23±4)ml。对照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8±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叶16例,丘脑9例,小脑5例;出血量8~45 ml,平均出血量(22±6)ml。2组年龄、性别比、出血部位、出血量、既往疾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并且具备下列条件:(1)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出血未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2)发病3 d以内;(3)病因为高血压;(4)初次发病,病前无任何卒中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残疾;(5)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条件:(1)脑疝或深度昏迷;(2)手术治疗;(3)合并心肺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精神疾病;(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5)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肿瘤出血。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控制血压及血糖、应用脑细胞活化剂、防治感染等对症冶疗。治疗组于发病第3天加用疏血通注射液2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 d后将疏血通注射液加量至4 ml,继续应用7 d。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观察:按照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4 d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4.2 影像学指标: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4 d后行头颅CT检查,计算前后2次血肿体积(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及血肿最大层面上周围水肿面积。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均数差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疏血通治疗14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周围水肿面积明显缩小(P<0.01),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起关键作用[4]。脑出血后血凝块产生的凝血酶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物质,其中凝血酶本身的化学刺激作用大于血凝块机械压迫作用,凝血酶的细胞毒性作用和对血脑屏障的破坏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凝血酶在脑内可引起炎症、瘢痕形成及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凝血酶可能是诱导脑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的介质。疏血通的主要成分是水蛭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能与凝血酶迅速结合,阻止凝血酶活化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液凝固,并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改善微循环,利于侧枝循环形成,使血肿与周围血管充分接触,促进血肿吸收,并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区供血[5],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我们在研究中利用CT动态观察治疗组无1例血肿扩大及再出血。因此,脑出血后早期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可加快血肿吸收和水肿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未发现再出血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5.

  2 中华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3 中华神经病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381382.

  4 郑国庆,黄汉津,王小同,等.脑出血后凝血酶的作用与抗凝血酶治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199202.

  5 李文英,沈岩.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研究进展.河北医药,2007,28:33133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