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咯血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15 浏览次数:464次
作者:周琴,陈功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十堰442000
【关键词】 咯血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出血机制主要由于病理因素损伤支气管粘膜或病灶处毛细血管,使其通透性增高或粘膜下血管破裂所致[1],是呼吸内科临床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治疗一般采用静脉输入止血药物。我们应用喷射式雾化器凝血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咯血,疗效优于静脉药物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年6月-2004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咯血患者57例,临床均经X线和/或CT、MRI、各种理化检查诊断为肺和/或支气管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肺炎、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或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疾病引起的呕血及大量咯血生命体征不稳定者。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86±12.79)岁,病程(11.54±8.89)d,小量(<100 ml)咯血25例,中量咯血(100~500 ml)20例,大量咯血(>500 ml)12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2组患者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同时予以病因治疗及卧床休息,镇静止咳,防止并发症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凝血酶(500 u/支,丽珠集团苏州新宝制药厂),加0.9%氯化钠注射液6~8 ml溶解后注入GI-I型喷射式雾化器(鞍山市医疗仪器厂)内,连接医用氧气为驱动力,气源压力 3~4 kPa,氧流量 8 L/min。小量咯血,凝血酶2 000 u,15 min/次,2次/日;中量咯血,凝血酶4 000 u,20 min/次,3次/日;大量咯血,凝血酶4 000 u,20 min/次,3次/日。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包括脑垂体后叶素、抗纤溶芳酸和/或止血敏等,使用常规剂量静脉滴注,40~50滴/min,每日1~2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用药2 d内无新鲜咯血;有效:用药4 d内无新鲜咯血;无效:用药4 d以上新鲜咯血未止。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4 d后有效情况见表1,对照组小量咯血2例、中量咯血3例和大量咯血4例治疗4 d后仍有新鲜咯血,其中4例因不能耐受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而停用,改用其它止血药物。2组治疗4天后疗效对比见表2,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1 2组治疗4 d后有效情况比较
3 讨论
凝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使血液凝固,在创面形成一层凝固膜,起保护创面作用;控制毛细血管渗血,加速创面愈合[2]。一般采用直接撒播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表面喷雾。本组病例采用喷射式雾化器把凝血酶雾化后吸入肺组织内,凝血酶直接沉积在出血创面起止血作用。
喷射式雾化器(氧驱雾化吸入法)以医用高速氧气气流为驱动力,将药物变成高浓度的雾粒,利于药物进入肺内,同时也提高了药物输出量和输出速度,形成正压吸入,直接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使药物充分、均匀地在出血部位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有关研究表明[3],喷射式雾化器产生的微粒在肺底有较多的沉降,当凝血酶通过雾化吸入沉着于出血创面时,就可直接作用于出血的血管局部,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导致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血块;同时还可促进出血血管局部上皮细胞生长,促进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增强其他生长因子的功能,加速创面愈合,因此见效快,疗效肯定。
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出,凝血酶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对小量咯血和中量咯血疗效比大量咯血要好,特别是治疗小量咯血疗效最佳,这可能与小量咯血和中量咯血时支气管粘膜或病灶处毛细血管损伤相对较轻有关。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时,治疗时间较长,这可能与其病理及喷射式雾化器的雾粒多进入到毛细血管而较少进入到肺泡有关。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是治疗咯血特别是中、小量咯血快速有效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斌,王有赤,主编.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23.
[2] 张爱知,马伴吟,主编.实用药物手册[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1.
[3] 梁广怀,何国雄,贾柳萍,等.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60例分析疗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