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964次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湿疾病,属于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早期的症状是出现滑膜炎,并且在滑膜达到一定厚度后逐渐扩散到软骨的边缘位置,在软骨部位形成管翳,对关节的软骨造成损害,减小软骨的支撑力,并且还会牵连在软骨中支持关节的大量周围组织,于是关节的功能就逐渐丧失了。文章通过应用多普勒诊断仪观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分析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A医院收治的48例 RA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8 岁,病程2~38年。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结果都符合风湿病的标准。临床表现:24例患者膝关节严重肿痛;5例膝关节出现肿胀,但没有明显的疼痛;10例膝关节没有肿胀现象,但伴有较为严重的疼痛;5例膝关节变形;4例膝关节活动困难[1]。排除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反应性关节炎以及有外伤的患者。
1.2 方法:采用探头频率为8~12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观察。全部患者实行平卧,将其下肢完全暴露出来,并拉直患者的膝关节,将耦合剂涂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仔细清洁膝关节的髌上囊以及内外两侧,确保滑膜不受到挤压,然后认真观察滑膜的形态、仔细测量滑膜的厚度,并记录好滑膜囊内的积液量。要充分考虑每个患者关节的异同来判定关节积液,若膝关节的暗区>4 mm则可以判定为积液。滑膜的厚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四级,Ⅰ级厚度<2 mm,没有增生;Ⅱ级厚度 2~5 mm,有轻度增生迹象;Ⅲ级5~9 mm,达到中度增生;Ⅳ 级厚度>9 mm,滑膜已经出现高度增生现象。另外,要在关节弯曲的位置仔细观察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的病理情况[2]。
2 结果
2.1 髌上囊的积液量:全部研究对象的96个膝关节中髌上囊积液量不一,其中有75个关节出现了积液,占总关节数量中的 78.1%,并且积液的厚度在(4.1±43.6)mm范围内,平均12.8 mm左右。临床表现:在髌上囊中形成了无回声区,其中一些无回声区还出现了絮状、点状或者带状的回声漂浮。
2.2 滑膜增厚现象:观察发现全部研究对象的96个膝关节中滑膜情况各异,其中有84个关节的滑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其厚度在(2.6±22.8)mm范围内,平均厚度11.75 mm。并且滑膜的表面粗糙,增厚程度不同,在关节腔腔内呈现绒毛状的突起,回声则以中等、低等为主,和滑膜囊积液的界限分明。
2.3 关节软骨变化及其下骨质的病变:全部研究对象的96个膝关节软骨骨质变化情况不一,其中较为明显的有15个,占总数的15.6%,主要的表现是软骨表面粗糙不平、且有逐渐变薄的趋势。有8个软骨下骨质出现了异常病变,其症状表现不一:关节面的轮廓严重模糊,皮质受到侵蚀;软骨关节表面粗糙不平,皮质出现缺损状况;骨质破坏严重,形成了多发游离骨,甚至有些关节畸形等迹象。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早期主要的病理特征是滑膜炎,其主要表现是滑膜出现增生和渗出现象,滑膜的厚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使用高频率超声检查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分辨出软组织,并且在膝关节的积液下可以清晰反映出关节滑膜的变化。在本次研究中,全部研究对象96个关节中共有84个膝关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现象,并且在关节腔内有团块状结构突起,腔面粗糙,超声检查时在滑膜炎改变上较敏感,可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可靠指标。
侵蚀性滑膜炎使得滑膜内充血过多而水肿,造成组织疏松,增强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产生了更多的毛细血管,使得浆液渗透到关节腔内而产生关节积液。本次研究中有75个关节形成积液,在关节腔内的髌上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液性暗区。病变侵蚀骨组织时,可能会造成骨质增生,破坏骨质的生长。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准确的观测到软骨关节的形态和病理特征:软骨遭到轻微损伤的患者,回声得不到彻底的增强,且低回声带逐渐变薄,软骨前缘显示较模糊,但是可以分辨;软骨损伤严重的患者,其低回声带会消失,不能分辨前缘。
在本次研究中,一些病例的软骨骨质被破坏,骨面粗糙,在关节积液的映照下,超声在软骨观察中有极强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证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应用超声检查软骨病变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未来值得更全面的普及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赵 莲,李凤华,王 燕,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超声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5(9):71.
[2] 马彩虹.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0,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