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附6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2-27  浏览次数:654次

作者:封继明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手术治疗方法和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62例经多道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 患儿(4~12岁)施行:扁桃体切除和(或)经口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刮除,并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随访。结果 无术后出血、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随访1年,手术患儿无鼻咽闭锁、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残留等并发症;83.87%(52/62)的患儿睡眠呼吸障碍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是主要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CT 有助于手术适应证的确定。经口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刮除术具有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切除彻底,可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特点。

【关键词】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内窥镜检查;多道睡眠监测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治疗计划的制定应依靠睡眠病史、临床检查和多道睡眠仪(PSG)监测资料。笔者总结2004年8月~2005年8月治疗62例OSAHS患儿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儿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7.2岁;病程6个月~3年。患儿均有睡眠不安、打鼾、憋气、张口呼吸、呼吸运动增强,有4例白天嗜睡。扁桃体肥大Ⅰ级11例,Ⅱ级28例,Ⅲ级23例。62例均行鼻咽CT检查测量腺样体堵塞鼻咽通气道的范围[1],以腺样体最突出点至颅底骨面的垂直距离为腺样体厚度,硬腭后端至翼板与颅底交点间的距离为鼻咽通气道宽度。以腺样体厚度与鼻咽通气道宽度的比值判断:5例0.50~0.60为正常;22例0.61~0.70为中度肥大;35例0.71以上为病理性肥大。52例用纤维鼻咽镜观察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范围,堵塞1/2以下者8例;堵塞1/2~2/3者31例;堵塞2/3以上者13例。行鼓室功能曲线检查:A型17例,单耳或双耳B型25例,C型20例。12例伴有鼻炎或中耳炎。

  1.2  PSG监测  62例患儿均采用PSG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监测结果均达到儿童OSAHS的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予全身麻醉下施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其中单纯扁桃体剥离8例,扁桃体+腺样体刮出术42例,单纯腺样体刮出术12例。扁桃体切除的指征为:Ⅲ级肿大和部分Ⅱ级肿大的患儿;腺样体刮出术的手术适应证为:鼻咽部CT显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范围>0.70[1];或纤维鼻咽镜观察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范围>50%的患儿。手术方法: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用Davis开口器暴露口咽腔,经口内镜(内窥镜)引导下进行腺样体刮除术。体位与全身麻醉扁桃体切除术相同,但头位不要过仰,以免手术刮出时损伤咽后壁肌层组织。术中充分暴露鼻咽腔;用70°鼻内镜经口咽腔置入在电视图像监视器引导下,由下向上清晰显示鼻咽腔,在直视下以腺样体刮匙分次刮出肥大的腺样体组织,直至清晰显露咽鼓管咽口的圆枕、鼻中隔后缘、后鼻孔及下鼻甲后端等重要结构。对重要结构周围的残余组织和突入后鼻孔的腺体,可使用鼻咽活检钳在内镜引导下予以清除。切除完毕后检查创面等处有无出血,并准确压迫或电凝止血。

  2  结果

  2.1  患儿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术后全部患儿住院2~3天,密切观察有无创面活动性出血及上呼吸道通畅与否;每天静脉给予地塞米松3~5mg,共1~2天,以控制疼痛、减轻软腭及悬雍垂水肿;给予抗生素3~5天以控制炎症。全部患儿无术后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和呼吸道梗阻发生,术后2~3天恢复正常活动,进半流质饮食,打鼾、呼吸紊乱明显减轻。术后1年随访,对腺样体刮除的患儿行纤维鼻咽镜检查:无鼻咽闭锁、腺样体残留。术后鼓室功能曲线检查:A型曲线58例,无咽鼓管功能障碍;仅2例鼻窦炎,2例中耳炎的患儿双耳B型曲线无明显改善。

  2.2  疗效  观察患儿术后随访1年,83.87%(52/62)的患儿睡眠呼吸障碍、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儿睡眠呼吸平稳、食欲良好、体质增强、性情较前开朗;19.35%(12/62)术后1年仍有张口呼吸,其中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及鼻窦炎引发慢性中耳炎,1例因先天性下颌骨、上颌骨畸形的患儿手术后睡眠呼吸障碍、身体症状、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

  3  讨论         儿童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可有扁桃体、腺样体生理性肥大,3~6岁时最大,其中腺样体厚度可达鼻咽腔的59%,10岁以后逐渐萎缩,多数在青春期后退化消失;当腺样体肿大堵塞鼻咽通气腔70%、影响邻近器官功能或全身健康时,称为腺样体肥大,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同时存在[3],是引起儿童上气道局限性狭窄或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OSAHS最常用的方法,多数患儿手术后病情可明显改善,治愈率达85%以上。但手术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PSG检测确诊  目前认为对具有较大手术风险的患儿必须依靠PSG监测进行确诊,评估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鉴别睡眠呼吸紊乱的类型,并结合全身检查,以确定手术适应证。

  3.2  上气道阻塞或狭窄平面的确定  应依靠CT扫描(或头颅侧位X线摄片)和纤维鼻咽镜检查以准确判断腺样体堵塞鼻咽腔、后鼻孔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舌根肥厚、颅面畸形等;当显示:腺样体厚度与鼻咽通气道的比值>0.71[1],或纤维鼻咽镜示: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范围>50%时,结合临床资料可考虑行腺样体刮除术。但对扁桃体较小,舌根肥厚引起会厌咽气道狭窄,上、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的患儿手术效果不佳。同时不应忽略腺样体肥大及扁桃体切除后腺样体代偿性增生,导致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的因素。本组1例上、下颌骨畸形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全身麻醉给药后、插管前,患儿出现气道阻塞、紫绀,经紧急插管,建立呼吸通气道,症状缓解,应引起注意。

  3.3  手术径路的选择  选择径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安全地尽可能彻底刮除肥大的腺样体。传统的手术方式在食指的触诊下刮除腺样体不易彻底。我们采用鼻内镜经口腔进入引导下手术,有镜头活动范围大,污染概率小;同时,电视监视器可将手术视野放大,具有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切除彻底、操作准确的优点;特别是当腺样体明显肥大,与咽鼓管圆枕周围淋巴组织难以分开或完全堵塞后鼻孔时,经口腔引导下刮除,可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

  3.4  术后护理  呼吸道并发症是OSAHS患儿全身麻醉术后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麻醉剂的影响、气管插管及手术操作导致的上气道水肿等,有引起窒息或呼吸衰竭的危险。特别是对合并有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患及重症OSAHS患儿应给予特殊护理。

 

【参考文献】    [1] 邹明.儿童增殖体 -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5):190-192.

  [2] 蔡晓岚,刘洪英,范献良,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3): 161-165.

  [3] 胡雨田.耳鼻咽喉科全书:咽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6-24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