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腰痛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随访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915次
椎间盘源性腰痛为临床极其常见的多发病症,多表现为明显腰痛或非典型下肢受累等,严重影响病患生活质量。TDR因其理论上可恢复腰椎生理状态并保留其活动度,且可防止病灶相邻节段加速退变,较传统治疗方法有着理论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关注[1]。笔者旨在探讨TDR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TDR治疗的13例(14个椎间隙)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改善或加重,符合TDR治疗指征,排除手术禁忌证者。男9例,女4例;年龄29~58岁,平均(38.3±6.4)岁;病程1.5~3.8年。单间隙12例,双间隙1例;手术节段L4/5 7 例,L5/S1 5例,L4/5合L5/S1 1例。 1.2 方法:患者在全身麻醉下仰卧,于术区常规消毒;左侧腹直肌旁正中行切口入路,腹膜外分离直至椎前,注意保护大血管与输尿管,可行结扎骶正中血管措施;X线透视下定位手术间隙,纵韧带行中央向外两侧“H”形切口,彻底切除病变区段椎间盘组织,解除其对神经根及后方硬膜囊压迫,软板组织行刮除并注意保护其完整性;椎间隙平行撑开,据术前CT测量并通过试模测试后确定腰椎间盘假体型号,专用器械直视下安装假体,并通过测量并植入大小适宜的活动核;通过C型臂X线机确定假体位置,正位X线片应显示假体与椎间隙两中心重叠,侧位片应显示假体位于椎间隙略偏后位置(中线在椎间隙矢状面的中心靠后2~3 mm);术后未放置引流管,修复前纵韧带,依次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及皮肤;术后约30°斜仰卧位休息,排气后便可进水食,术后3~7 d腰围保护下进行下床活动,7 d内禁止腰部屈伸,6周内禁止腰部旋转。 1.3 观察指标:术后随访2年,考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2年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CT分级,同时观察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VAS和ODI评分随访考察详见表1,本次随访率为100%。CT 分级随访观察见表2。并发症随访观察,未见椎间盘假体脱出、塌陷和断裂等严重并发症,1例双节段置换病患发生了异位骨化并发症。
3 讨论
椎间盘性腰痛临床极其多见,其最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坐的耐受力降低,一般患者至多可坐20 min,因为坐位会加剧疼痛,其疼痛部位多见于下腰部位并可向下肢放散,多数患者可见长时间反复发作,劳累或受凉时加剧,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对其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保守治疗、椎体间融合术和 TDR治疗,保守治疗往往疗效欠佳。报道称,椎体间融合术因改变了脊柱原有生物力学状态,而可能使术区相邻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从而可能会加速其退变[2]。相对与椎体间融合术,TDR的优势体现在其可在保留腰椎活动度基础上恢复生理状态,并在理论上避免病灶相邻节段的加速退变,但其不同时期临床疗效尚未达成一致看法。本次随访显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TDR治疗后3个月及术后2年,疼痛与活动障碍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 <0.01),术后2年VAS、ODI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状态保持良好;CT分级考察显示,虽术后2 年手术节段及相邻关节突关节退变CT分级较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有退变加速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此外,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尚未见椎间盘假体脱出、塌陷和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但有1例双节段置换病患发生了异位骨化并发症现象。提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大样本、更系统的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考察。
4 参考文献
[1] 江 正,尹宗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组织工程学技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0):3763.
[2] 肖嵩华,陈 超,陆 宁,等.18例Charit人工腰椎椎间盘置换术后的中期随访结果[J].脊柱外科杂志,2010,8(2):90.
[收稿日期:2013-04-23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