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防止胆囊炎切口感染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478次

  作者:白海东1,白海平2  作者单位:青海民和,民和县官亭卫生院 2 810800 青海民和,民和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 胆囊炎;切口感染;防止

  胆囊炎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病人本身的因素,手术人员的因素,以及切口内感染的致病菌的病种等。前二者可在术前方案中基本确定,对于后者,教科书及大量资料皆报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是胆囊炎发生及胆囊炎术后并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故在诊治胆囊炎及防止切口感染的过程中,使用氟哌酸及其他相关药物,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止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5年本院共收治胆囊炎82例,其中急性胆囊炎 41例,慢性胆囊炎32例,化脓性、穿孔性胆囊炎9例。其中手术79例,未手术3例(因胆囊脓肿,体温低于38.5℃)。手术病人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 0、6.1%、7.2%。全身用药以青霉素为主,适当使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未用氟哌酸类。2006年本院共收治胆囊炎70例,其中急性胆囊炎34例,慢性胆囊炎31例,化脓性、穿孔性胆囊炎5例。其中手术66例。手术病人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0、4.2%。全身用药加用氟哌酸静滴。2009年本院共收治胆囊炎92例,其中手术88例。其中急性胆囊炎43例,慢性胆囊炎41例,化脓性、穿孔性胆囊炎8例。手术病人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0、1.6%。全身用药以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加头孢曲松钠为主,适当使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未用氟哌酸类。腹腔冲洗用甲硝唑(或加用庆大霉素8单位),切口冲洗用甲硝唑(或加用庆大霉素8单位或加用双氧水,单纯性未用双氧水、庆大霉素冲洗切口)。上述三年的术后切口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对比有显著差异。

  2 讨论

  胆囊切口感染的原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病人本身的因素。急性胆囊炎发作的情况下,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老年人、结核病、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肥胖等基础疾病患者,全身防御功能显著降低,更易发生切口感染。(2)胆囊炎程度。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充血、水肿,组织较脆,甚至有化脓、坏疽,切除胆囊时胆囊壁易破碎,造成含有细菌的胆汁、脓汁、结石[1]污染伤口。(3)手术人员的因素。术中有时片面追求切口大小,当胆囊壁水肿、结石较大,取出胆囊的过程较为困难,导致伤口组织压榨坏死,接触细菌后更易感染[2]。(4)手术室无菌条件。器械无菌消毒不严,手术人员无菌观念不强也为日后切口感染埋下隐患。局麻时针尖刺入腹腔炎症区且未换针头;反复做腹腔浸润注射、止血不彻底,尚有血块或血肿,不必要的缝线过多,残留线结,切口缝合过紧,局部血运不良,残留死腔。炎性渗液污染切口或使用接触发炎胆囊及渗液的缝针,缝线缝合切口。(5)术后护理。本院术后次日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切口,更换敷贴,贴敷贴时有人习惯将切口两侧皮肤拉近后贴腹,以使皮缘对合良好。但笔者发现,皮肤间张力较大时,多数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症状,局部皮肤破损必将使抵御细菌的能力有所减弱。针对以上情况,疑有切口污染时,缝合前可用碘伏消毒切口,也有推荐以无菌生理盐水或加有抗生素的等渗溶液的纱布擦拭伤口,有助于减少可能污染的细菌密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对切口出血进行止血时要彻底,电凝止血时,电凝电极不应接触皮肤。切口缝合时,应按腹膜及筋膜层、皮下组织分层缝合,不留死腔。外敷敷贴时无张力对合。术前对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尽量予以纠正。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时机用药,抗生素弥散到切口的体液中,手术时虽然机体抵抗力较弱,但切口内的抗生素可以抑制及杀死细菌,从而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可能。上述是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 文亭,李永国,杨竹林,等,胆囊结石患者血液、胆汁与胆囊黏膜中纳米细胞的分布研究.中华外科学杂志,2003,41(4):267-270.

  2 陶涛,刘青,冯茂林,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435例临床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2,8(12):31-3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